郭松民:阎连科的脸为什么掉在地上?


  01

  在围绕方方日记所进行的争论中,人大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阎连科说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话——

  “要感谢方方,是她捡起了作家和文学掉在地上的脸。”

  阎连科教授的这句话,悲愤、沉重、力道十足,有一种被卷刃的伐木斧砍断手腕的痛楚!

  但另一方面,这句话也散发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黄旧杂志的味道。

  如果在八十年代,这样一句充满“天问”风格的豪言壮语,立刻会为他赢来满堂喝彩和“社会良心”的光环,但遗憾的是,现在是新世纪的二十年代了。

  所以,阎教授的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就遭到机智网友的反唇相讥——

  “为什么方方能捡起阎连科的脸?”

  这句话灵动、俏皮、但无懈可击,因为这正是阎连科教授“天问”的逻辑延伸。

  阎教授此前可能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一次,他应该认真想一想。

  02

  “作家和文学的脸”,方方和阎教授的脸,为什么会掉在地上?

  我也愿意帮阎教授找找原因。

  几年前,阎教授曾发过这样一条微博——

  【民国结婚证书上的一段美好的话】“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读读都觉得温暖!

  这条微博,阎教授自感春心荡漾,沾沾自喜,但网友却不买账。

  且看网友的回复——

  逗死了!取(娶)小妾会这样吗?

  呵呵,又一个来捧民国臭脚的,那时候满大街妓院有钱人娶小老婆,穷人家卖女儿,你们这些人不光眼瞎心也瞎,历史也没学,语文不及格拿着只言片语就脑补那个吃人的旧时代的美好。

  还在吹民国,真当还是十年前那会儿?看看印度,谁还会信你们那套!哦,不对,民国连当时的印度都不如!

  问问博主,杨森(以妻妾成群出名的四川军阀)的夫人们有没有这么一本结婚证书?

  新中国建国之初伟大的两件事是订立婚姻法和扫盲工农速成中学!

  妇女能顶半变天,这一句秒杀民国所有文人的文字,因为她提高了这个国家一半人口的人权与地位!

  这里,我没有使用许多人常用的“怼”字,因为网友并不是在“怼”阎教授,而是在和他说理,并且表现出了很高的知识水平,比自鸣得意的大学教授阎连科强多了。

  其实,多少受过一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人都明白,“结婚证书”中的这一段话就像高老太爷多少天没有梳洗过的辫子那样,散发着封建恶臭,既没有男女平等也不尊重个人权利——一是把婚姻视为两个家族之间的事,个人只是媒介;二是把女性当成家庭圈养动物,所谓“宜室宜家”;三是把女性看作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5条)

1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