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蔺相如到外交天团,这才是大国外交的胜利密码

2021-03-22 1669 3
作者: 温伯陵 来源: 温伯陵的烟火人间

  1

  这两天最火爆的事,就是中美在阿拉斯加的高层战略对话,关于对话的内容,网上已经说的很多,我就不参与了。

  今天从“历史照进现实”的角度,聊聊和氏璧与阿拉斯加的事。

  和氏璧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年间。

  公元前284年,赵国和秦、燕、韩、魏组成五国联军,任命乐毅为联军统帅,挥兵讨伐齐国。面对五大强国的进攻,齐国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连续丢失70多座城池,国力一落千丈。

  在“五国伐齐”的战争中,赵国出力颇多,再加上积累数十年的强盛国力,赵国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号称东方第一强国。

  不论国际影响力、经济、军事能力,赵国都能和秦国相抗衡。

  而且赵国在山西、河北一带,紧邻黄河天险和函谷关,死死守在秦国的家门口,秦国做什么事情,赵国都有干预的能力。

  如果秦国想出兵中原,赵国不同意,那么秦国可以一意孤行,却必须面对赵国抄底的危险。

  于是,赵国成为唯一可以制衡秦国的东方大国。

  秦国做为西方大国,最大的梦想是平定中原,把锦绣江山收入囊中,让天下人都匍匐在秦国脚下,现在有赵国制衡,梦想便很骨感了。

  秦国怎样才能破局呢?

  两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当然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但此时秦国和赵国的国力差不多,根本没有一次性碾压的实力,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对国力的损耗非常厉害,最终只会便宜其他国家。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秦国只能用外交手段,逼迫赵国低头

  公元前281年,秦昭王给赵文王写了一封信:“听说贵国有和氏璧,不如卖给我吧,我用15座城池来换。”

  虽然和氏璧的价值很高,但怎么可能值15座城池?

  事出反常必有妖,秦昭王的外交辞令背后,其实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和氏璧

  和氏璧是玉器,代表着财富,秦国得到和氏璧以后,随时可以拿到市场上卖钱,补贴常年征战造成的财政亏空。而且夺取财富的最终目的,是打压赵国经济,削弱赵国的综合国力。

  那么中美关系里的和氏璧,也代表财富,比如强迫中国买美国的国债、金融完全开放、不能产业升级等等。

  通过外交掠夺财富之后,两个时空的西方大国,都能回一口血,为将来更大的博弈做准备。

  第二个目的是削弱赵国的影响力。

  赵国的国力蒸蒸日上,但和秦国依然有些差距,一旦“和氏璧外交”没有处理好,秦国便能抓住机会大肆宣扬:

  “啊哈,赵国自称什么东方大国,结果连和氏璧都保不住,这下丢人现眼了吧。”

  于是,其他国家也会想:

  赵国和秦国吵架都输了,怎么可能阻止秦国出函谷关,做关东六国的保护伞呢?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有什么值得骄傲?明知道美国霸权的根源在美元霸权,还拼命维护之,不敢立即收回自己的货币发行权,还把人民币发行量与美元外汇绑在一起!
0条回复
美国人真“傻”,掐别人的脖子,“死”的却是自己!
0条回复
不调整政策,不停止22、11、丝改,形式强硬的意义有限。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