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再驳马霞——没有国际收入也照样可以有国际支付能力


  朋友传来马霞女士4月25日的文章《驳外汇吃亏论和积累外汇造成国内通货膨胀论》,作者“风铃”,发表在《马霞价值投资》公众号上。

  其观点,第一是“没有国际收入就没有国际支付能力”。其他观点,是建立在这个观点之上的。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其他观点,也当然成了空中楼阁。

  马霞的“没有国际收入就没有国际支付能力”,我觉得根本不懂国际贸易的本质,同时,当然也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搞贸易的高超本领和辉煌历史。

  “没有国际收入就没有国际支付能力”,换言之,就是没有外汇,无法采购外国商品;就是没有外汇怎么搞外贸易。这个观点,我已经批驳过。没有外汇,照样搞外贸,其办法,一是用外汇支付结算,这当然会受国外货币贬值的影响;二是易货贸易,就是我用我这堆商品,换你那堆商品,你干不干?干,就贸易,不干就算了。1952年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就开始与英国、法国搞易货贸易。三是用第三国货币计价。以上三种办法,都可以反驳“没有国际收入就没有国际支付能力”的观点。

  第四种办法,应该说是我们最应该争取、也是新中国已经争取到的办法:就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用人民币结算。

  这个办法,虽然曾经存在于新中国历史上达三十年之久,但是,经济、金融、贸易界,居然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也是偶然才从1970年《参考消息》上看到,当看到此消息时我大吃一惊:原来,早在文革期间,中国就搞定了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就是当时世界贸易的重要结算货币,而且,美元居然不是国际贸易的支付和结算货币。这样的事实,可能会让很多人吓一跳,他们听到这一消息后的反应,不是寻求人民币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的办法和经验,而是拼命掩盖这种消息。后来,由于黄卫东等人的努力,并成功找到了《中国银行行史》,找出了充分的证据。

2.jpg

  现在,人民币在上世纪60、70、80、90年代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结算货币的消息,传播已经十分广泛了。人民币丧失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是90年代以后的事。我正在读《中国银行行史》,我会写一篇简介性的文章。

  所以,当我听到马霞说“没有国际收入就没有国际支付能力”,感觉不可思议:怎么连最基本的经济常识和历史常识都不知道?

  马霞此文的第二个观点:“充足和外汇盈余是汇率稳定的根本保证。”这个观点也是瞎说。外汇盈余,如果国家能够控制人民币投资和外汇投机,与汇率稳定,没有什么关系。

  再说,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支付、结算货币,中国完全可以自主控制人民币汇率!保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这样,对中国、对全世界,都可以做到公平。

查看余下8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无名,你口口声声提广交会,广交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新中国的各级领导部门如此重视广交会,就是要在中国的对外交往途径中开一扇窗口,吸收宝贵的外汇资产。外汇资产有什么用处,外汇资产可以购买我们自己没有的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物资。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