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毛选》

2021-04-28 3993 1
作者: 佚名 来源: 新青年2050 微信号

  最近,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了一种新风潮,让中年父辈们直呼看不懂,那就是,在地铁、公交车上看《毛选》。

  书在手,读着走。他们有的是在校学生,有的是格子间里的打工人,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工作多年的公司职员、也有自由职业者。

  在地铁里、在公交车里,在其他公共场合,他们手捧一本《毛选》,汲取一天的能量。

  他们或者阅读电子书,更多的是阅读纸质书,并认真做了标注。

  在电商平台,《毛选》旧书也已悄然成为热销商品。一向追新的年轻人,对这些封面陈旧纸张泛黄,甚至别人读过的《毛选》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喜欢这种岁月的气息”,“读着上个主人标注过的书,我能感觉到他曾经热过的心”。甚至,1977年版的毛选第S卷,很多店家卖到脱销。

  据某出版社统计数据,自2015年起,5年间《毛选》销量逐年递增,2020年销量更比去年翻了一倍。

  拥有一套8成新的《毛选》,是一件能让朋友圈称羡的事。也有人晒出了自己辛苦搜集、由三个版本拼起来的《毛选》。

  在这件事上,还有人“求人不如求老”。有网友晒出来姥爷的毛选,在姥爷当年的勾划总结里,时隔40多年,他看到那个曾经的年轻人对《毛选》的热爱。

  甚至一向喜欢自嘲为“学渣”的他们,开始借用工具或者手画《毛选》的思维导图,来加深自己对书本内容的认识。

  他们也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引用《毛选》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观点,来为自己打气。

  年轻人们甚至为《毛选》制作了表情包,“正告”身边那些“沉迷游戏”的朋友,“少冲塔,多读书”。

  在微博上,#毛选共读小组#、#重读毛选#已经有100多万的参与度,有的人每天坚持分享毛选心得,有的人在阅读中,对“教员”的文字开始感同身受。

  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朗读毛选的视频上过推荐首页。有的视频播放量轻松突破百万。而更让网友惊喜的是,这样的视频,弹幕没有关,评论没有关。听毛选,刷弹幕,成为他们读毛选的新姿势。

  在朗读开始前的国际歌声中,满屏弹幕随之刷起。追求“个性”与“独立”的年轻人,在这样的“集体”氛围里,聆听“教员”的教诲。

  “教员”,是年轻人们对毛泽东的亲切代称。一方面源于青年毛泽东确实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员工作,另一方面源于年轻人自觉在他面前,是一个小学生。在网络,一声“教员”,就把那个身居高堂、正襟危坐的形象,变得像身边谆谆教诲的老师。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读起了毛选?

  年轻人们各有各的说法。但归根结底,是他们开始认真了。有人直言,“因为他是对的。他当年说的很多话,在近二三十年里,我们很多人都淡忘了,甚至怀疑了。如今回想他的话,发现又是正确的。他早就给人民指明了方向,只是我们自己迷失了。”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