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卖不完宁愿扔掉也不外赠?感叹资本社会的价值观阴云


  1943年,南泥湾。

  当时为了给毛泽东、朱德等送行,三五九旅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选了两只自养的鸡,在山里采来香草,做出了两只香喷喷的烧鸡。

  毛泽东看着烧鸡问王震:“战士们能吃上烧鸡吗?”王震回答:“战士们一周可以吃上两次猪肉,每次人均四两。一个月可以吃上一次鸡肉和羊肉,人均半斤。”

  毛泽东高兴地说:“这就好。只有战士们能吃上肉,我才有资格吃这烧鸡。”

  用餐完毕,毛泽东问工作人员,这剩的鸡骨架怎么办?餐厅工作人员回答,只能扔掉了。

  毛泽东一听皱了眉头:“什么?……这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餐厅工作人员一时间不知所措,毛泽东便用手拉开上衣口袋,工作人员赶忙把鸡骨架装了进去。

  据传毛泽东回到延安后,将这“打包”的鸡骨架熬了两次鸡汤。

  后来就流传下来这样一个故事:三五九旅用南泥湾山里的香草制作而成的烧鸡,毛泽东吃了赞不绝口,连剩下的鸡骨架都装在口袋里带走了。于是人们就给这种烧鸡起了个美名:“口袋烧鸡”

  口袋烧鸡不仅是一道菜肴,更是一种精神。

  如毛泽东对郭永祥曾说的:“我们党一再号召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可有些同志就是理解不了,还存在浪费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啊……”

  1

  近日,一条神奇的新闻登上头条,或者说神奇的并非新闻本身,而是这条新闻下的评论:

图片

图片

  真的是吃了几天饱饭,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其实关于目前诸多面点餐饮品牌对打烊后的物料处置,社会上争论已久。每当有人质问“为什么不能免费发给需要的人”,定能招致一大帮经济学家义正辞严的各种呵斥、科普、教学………

  在我看来,引发争论的本质很简单:资本主义思维与社会主义思维的交锋,或者说私有制与公有制、商业性与公益性的对垒。

  我一直很喜欢举的两个例子:

  ① 有人买了个面包,咬了一小口就扔了,你指责他浪费食物,他回怼你:“面包是我花钱买的,我有权处置,我想扔就扔”;

  ② 有人在大街上乱扔垃圾,你指责他不体恤环卫工人辛苦,他回怼你:“不制造垃圾让他们扫,那他们岂不是白领工钱?纳税人的钱不是白养这些人了?”

  这两人的回怼,合不合理?

  答案是:都合理。

  只不过,这合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理,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理。

  这也就是所谓“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即市场失灵后的资源错配。

  经济大危机中,为什么牛奶宁愿倒掉也不分给穷人?

  很多市场派、精神资本家过去喜欢忽悠:“因为牛奶免费给穷人,会造成牛奶的价值贬值!”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