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世界——以色列的孩子看烟花,巴勒斯坦的孩子正被炸
全文共7300字,比较系统阐述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现状,主要分为五大部分。
(一)新闻联播的钉子户,巴以问题
(二)被圈养的巴勒斯坦,正在消失
(三)最近一波巴以冲突,来势凶猛
(四)精准斩首与心理战,实力悬殊
(五)美国联合国耍流氓,阻挠和平
(一)新闻联播的钉子户,巴以问题
投胎有多重要?在同一个弹丸之地,是以色列人的天堂,也是巴勒斯坦人的地狱。只因民族出身不同,人的命运在这里出现了严重的分化。
巴以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很多人都知道,因为这是新闻联播(新闻和报纸摘要)开播以来最后10分钟的钉子户。
虽然几乎每天都有这段,但从来没认真听过,只记住了一些关键词:耶路撒冷、阿拉法特、内塔尼亚胡、沙龙、自杀式袭击、石块、催泪瓦斯、戈兰高地、哈马斯、法塔赫……
我小时候家里没电视,只能听广播,有些词纳闷了好多年,比如我一直很好奇,这个袈裟地带到底有多少袈裟?后来才知道是加沙地带。
还有约旦河西岸,因为听说过约旦国王什么的,我就知道约旦是个国家,所以我就把约旦河西岸理解成了“约旦”和“西岸”,以为是两个国家。
从地理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同属于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略小于北京和天津面积之和(2.8万平方千米)。
巴勒斯坦人,属于阿拉伯人的分支,信仰伊斯兰教;而以色列则是唯一一个犹太人为主的国家,犹太人几乎只信仰犹太教。
巴以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而且涉及政治、历史、民族、宗教、领土、资源(水资源)、耶路撒冷归属、大国博弈,想彻底掰扯清楚不容易。
简单来说,三千年前,犹太人赶走了迦南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两千年前犹太人又被罗马人赶走,开始了流浪生涯;一千三百年前,这里又成了阿拉伯人的天下。
到了近代,欧洲文艺开始复兴,排犹主义也大行其道,各个国家排斥犹太人是一种政治正确。因为犹太人毕竟是异教徒,且名声不好。
为什么名声 不好,这也是个恶性循环,犹太人作为异教徒受到打压,能从事的工作不多,只能从事商业投机、放高利贷等工作,加上文学作品的渲染,留下了唯利是图的形象。
命运悲惨的犹太人也开始思念故土,掀起了一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各地的犹太人又开始纷纷涌入巴勒斯坦地区,但这时候这里早已经成了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的家园。
一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赞成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但是这引起了本地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的不满,冲突也越来越多,甚至逐渐发展成内战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