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电,绝不能市场化
自新能源汽车普及开来之后,充电桩成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但资本的嗅觉极为灵敏,有的充电运营商居然开始把“互联网思维”引入进来,开始搞“一分钱充电”那一套,来圈用户。
6 月 12 日,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通过 App 发布一则声明称:今年以来,个别充电运营商引入野蛮资本大搞 1 分钱充电、0 服务费等低价促销和恶意竞争,严重扰乱了山东区域正常充电市场秩序,误导电动汽车车主充值充电,给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有些人还为这些私有资本的行为洗地,摇旗呐喊,鼓吹电网应该放开市场,鼓励自由竞争,一波“私有化”的谬论又来了.....真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要我说,幸亏有国家电网这样的“环球能源”巨无霸存在,一般的企业其实真挡不住互联网资本这种“一分钱充电”的冲击。
还记得当年外卖平台、打车平台刚开始繁荣的时候,一开始还算是“百花齐放”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但饿了么、美团、滴滴来了一套“1元午餐”、“1元打车”……长达几个月烧钱开路、补贴竞争。很快,它们就垄断了市场,大树底下,寸草不生了。
后来,普通人点外卖吃饭、打车就越来越贵,老用户比新用户还贵,会员比非会员还贵,不同用户之间的价格还不同,大数据杀熟开始了,但普通人没有办法,因为你没得选。
互联网资本是比普通传统资本更加野蛮、直接的,他们追求的就是垄断、一家独大、占领整个市场,看起来是在“高科技”,实际上是在玩“金融赌博”,他们开始那种烧钱开路、不计回报的行为,都是为了垄断市场,圈住用户,然后无论是上市圈钱,还是大数据割韭菜,都是手到擒来。
它们垄断了“食”、“行”,又把爪子伸向能源领域了……讲道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没有国家电网,他们会比美国资本家更轻易地把能源市场分光吃尽,垄断我们的各种用电。那么到了寒潮发生的时候,不但没有人在大山深处几十公里的线路上巡查,不但没有人为了每一户居民抢险送电,资本还会任意涨价,让我们像今年的德州人一样享受一下“纯粹的市场化”、“百倍的电价”。
今天2月,美国遭受北极寒潮的侵袭,导致德州电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由于徳州电力是私人企业,为了挽回损失,他们大幅度提高电价。得州的电价在2月15日当天就暴涨了10000%以上,从每千度电飙升到9000美元。最后的结果就是富人区灯火通明,平民区黑灯瞎火,饥寒交迫,许多民众甚至不得不劈柴烧火,用最原始的方法取暖。私有化的电力供应,是不讲“人权”的,他们的目的就是盈利,穷人哪怕冻死,都与他们无关,美国政府也不能制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