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日本之友”蒋方舟


  提起蒋方舟,你会想起她的哪些“作品”?

  相信我,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

  没读过,是你们的福报,读她的东西,真是遭罪。

  你把她那些“小说”、“文章”换个无名之辈的名字去投稿,没有任何一个脑筋正常、有基本审美能力的编辑会采用发表,你就算发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去,也不会有任何流量,你看着那些读起来味同嚼蜡的东西,不会有任何点击进去读到底的欲望。

  来看看她在日本外务省资助下写出来的《东京一年》吧,日本外务省给她的钱也不多,一个月两万人民币,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东京生活一年,体验体验日本人的生活,结果她就写出了“围观舞女75度角无遮掩打开大腿,像一块顶级金枪鱼接受食客的检阅和赞美.....观众们真心诚意地赞美!”

  一通彩虹马屁,都拍得生硬无比,尴尬无比.....你可以感受到蒋方舟文章中、小说中很想模仿某些前辈作家来点“坦荡荡”的荤段子,但她还没有王小波、莫言、贾平凹的才情和水平,画虎类犬,读之令人脸酸。

  蒋方舟在日本的待遇极好,日本外务省给她的远不止一个月2万人民币,还有免费的旅游与有人陪同、接待。

  你会觉得日本外务省的钱白花了,你找蒋方舟来宣传日本,她只能把日本宣传这个样子,她的天赋和文笔,做个肉喇叭都是不够格的。这本《东京一年》在豆瓣上打到了7分,但评价大多都是“差评”,有读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作者不是蒋方舟,这本书有出版的机会吗?”

  你到随便一个城市的书店里转一转,看看“当代文学”、“畅销书”那一栏好好找一找,有没有她蒋某人的书?你到京东、当当、天猫搜一搜,看看蒋大小姐一共卖出了几本书?评价都怎么样?

  蒋方舟一直在和不存在的东西“战斗”,她真的以为自己是靠天赋、靠努力、靠文学走到这一步的,所以她把外界对她的差评都看作“偏见”、“对女性的恶意”,实际上她从来都不需要战斗,也没谁有工夫对她有“恶意”。

  她在作家母亲的炒作营销下,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给省报写专栏、16岁成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首届主席(野鸡学会)、19岁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成了《新周刊》特约记者,《意林》杂志顾问,参加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成为《快乐男声》评委,甚至还成了中国电视金鹰奖的颁奖嘉宾。

  她这人生,完全就是easy模式,成名之后,冯仑、潘石屹、梁文道、窦文涛、封新城、马未都、陈丹青、高晓松这群文艺圈的老男人簇拥在她身前身后,把她抬上了“大雅之堂”,俨然已经是“文坛巨擘”、“业内翘楚”,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夸夸其谈当别人的人生导师了。

查看余下4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就算是真的能怪她吗?追根溯源这就明白了!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