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
60 年前,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而跨过中朝界河鸭绿江, 和朝鲜军民并肩携手, 浴血鏖战 1000 多个日夜, 将以美国为首的 “联合国军” 从鸭绿江边赶回到北纬 38 度线附近, 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巨大胜利。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 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如黄继光、 邱少云等, 他们的名字和英雄事迹家喻户晓; 一大批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也刻画和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英雄形象, 电影 《英雄儿女》 中王成的那句 “为了胜利, 向我开炮!” 深深烙印在中华儿女的记忆中。 英雄惊天动地的一声呐喊, 至今听起来仍振聋发聩, 令人壮怀激烈。 然而, 朝鲜战场上的黄继光、 邱少云等英雄烈士们及其英雄壮举都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的, 那么 “王成” 是否是艺术工作者坐在房间里空想出来的呢?
我们经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艺术作品中的 “王成” 也是有源可查。 还原 “王成” 这个英雄形象, 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到志愿军指战员当年作出了怎样的牺牲奉献, 才能深深领悟电影 《英雄儿女》 中师政委王文清的那句: “志愿军中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赵先友——“王成式的战斗英雄”
影片《英雄儿女》是根据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而成。1952年3月至10月, 巴金作为全国文联组织的“朝鲜战地访问团”团长到一线搜集整理材料。1953年7月至1954年1月巴金第二次入朝采访,两次入朝采访共与志愿军战士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回国后,他写出中篇小说《团圆》,并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
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五八二团老团长兼政治委员张振川回忆: “巴金同志前后曾在一九四师住了两个多月,到我们五八二团的时候,我们向他介绍了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他的战友牺牲前的情况。 巴金听了很感动, 特意到六连去采访。”
1951 年,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后, 美方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 然而在谈判中, 侵略者无理提出 “联合国军” 需要开城地区,认为 “联合国军”占领开城是 “为大韩民国首都汉城的安全做更充分的保证”, 并厚颜无耻地叫嚣, “若不是因为停战谈判而将开城中立化, 它早就被联合国军占领了”。 甚至发出了 “让飞机、 大炮、机关枪去辩论吧” 的威胁论调,妄图以无耻的军事恫吓手段对我方代表施加压力。与此同时,侵略军不断向开城地区志愿军阵地挑衅和进攻。
守卫在开城前线的志愿军部队,给予疯狂进攻的敌人以迎头痛击,并实施灵活机动的反击,使开城前线阵地变得更加巩固,胜利完成了保卫开城的任务。
赵先友,生前系志愿军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第五八二团二营六连副指导员。在保卫开城的作战中,该连担任防守卫67高地的任务。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敌人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利用坦克疯狂地向67高地进攻,阵地变成一片火海。
连长率连队主力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在指导员受重伤被抬下阵地后,赵先友负责指挥连队其余人员顽强坚守了三天三夜,先后打退敌人17次进攻。最后, 阵地上只剩下因受伤而致双目失明的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赵先友和刘顺武用步话机向团部呼叫:“ 团长! 敌人上来啦! 开炮打吧!” 英雄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增援部队反击并收复阵地赢得了时间。
战后,六连荣立集体特等功,并被志愿军第十九兵团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钢铁连”的光荣称号;赵先友同志被志愿军总部追记为特等功臣;刘顺武等 8 名同志记个人一等功。
赵先友,1928 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读完小学后,便加入儿童团,为八路军站岗、放哨。1947 年10月,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赵先友告别父母和已有身孕的妻子,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就再没有进过家门, 牺牲时年仅23岁。
1991年夏天,保卫开城作战40周年,第六十五军党委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批准在第一九四师第五八二团办公楼前塑立赵先友烈士的雕像,并请巴金同志为雕像题词。巴老提笔写道:“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
赵先有烈士生前照片及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墓碑
赵先有烈士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