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柳青》遭爆冷,谁的错?

2021-05-26 6473 3
作者: 红色小兵1226 来源: 红色小兵

  真的没有想到,电影《柳青》上映五天之后的票房收入才40万,这与从美国引进的大片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颗粒无收”!

  那么,《柳青》遇冷,到底是谁的错呢?

  是这个题材不够好,注定不火吗?

  是编剧不行、演员不行、电影发行公司不行吗?

  是资本控制的电影院不给排片吗?

  还是说,现在的观众太没有水平了,不愿意看这么优秀的、带有深刻思想性的电影呢?

  谁才最应该去电影院看这部据说精雕细琢6年的好作品呢?

  我们看到,不是没有人去看,而真的是电影院不给排片:让你们想看也看不成!

  资本——当然不喜欢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农业合作化的电影,这是他们的本质决定的!

  但,这样优秀的作品还是出来了,人民对优秀作品的强烈需求,终将会改变这种不正常的情况!

  看到资本在打压这部电影,小兵想到了有人(比如北大教授严家炎)曾怀疑梁生宝的典型人物的真实性,借此来攻击柳青,来攻击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如果这是虚假的形象,何以让当年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在遭遇到问题时,都会去通过阅读柳青的《创业史》来寻找思路呢?

  如果是假的,《创业史》何以在不再受“左”的错误影响的今天,仍然有人在阅读与学习呢?

  如果这些都是假的,为何到了21世纪,还有人去拍摄《柳青》呢?

  于是,我们从中发现了“阶级斗争”!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学者把自私自利称为真实,把所有歌颂奉献、歌颂集体主义、歌颂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都看成虚假的!

  这不就是今天的方方吗?

  正如胡澄老师,面对各派人士被邀请谈观影感受,在小诗《冰炭同炉看<柳青>》中所说:

  冰炭同炉看柳青,

  春色难遮两处同,

  毁誉千般谁做主,

  阶级立场辨奸忠!

  同一部文艺作品,不同阶级立场的人自然能解读出不同的东西!

  但对我们今天来说,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在被娱乐电影包围的市场上,电影《柳青》也算得上是一枝独秀,是非常难得的好电影了!

  这种难得,体现在了对毛主席毫无顾忌的展现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热情歌颂上。

  也许这个导演本身对毛主席发动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之于千年农村小农经济的意义,不是那么清晰;

  也许,他也不是很理解四清运动中到底是谁在搞“人人过关”,从而造成了对基层领导干部的不公待遇;

  也许他对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必要性和积极贡献,没有认识到……

  但这个导演,总体来说不仅没有像此前的一些电影通过暗示等卑劣手段抹黑毛主席,反而屡次展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屡次在关键时刻提到毛主席的指示!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有人说不想被教育,已经厌烦了。怎么是教育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啊?被资本家教育,就默默的承受洗脑?左右博弈一直存在,人民自己不该清醒的看待自己的利益吗?不厌烦的态度莫名其妙,自己看不懂曲折,自己不照顾自己的利益,指望资本发善心?若是资本家或者既得利益者,不耐烦还情有可原,毕竟谁希望有人提醒P民自我觉悟。这样的片子,放在资本为王的国家,想拍出来?做梦
0条回复
遭冷遇是预料之中的事,因为柳青写的是合作社里的事,而合作社今天已被妖魔化了,小说没人看,作者当然被冷落
0条回复
真有上演,你看?老实讲,在单位天天受教育还受够?还花自己时间找着受教育?傻呀?资本家是干啥的?挣钱的!真能挣钱的话,他能不排?恨不得天天排!排上影院可以罗雀,没人看,你干?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