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从厅官周百义想到农民柳青,及知识分子的圣行与堕落


电影《柳青》

  欢迎收看《司马平邦说》。今天聊点儿什么呢?有个叫周百义的,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此人在微博上的名号是前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长江出版传媒的副董事长。既然是前的,应该是退休了。长江文艺出版社是我们国家很有名的一家出版社,这且不去谈它,就说这个周百义。这几天有几条周百义前社长跟网友之间的微博私信被公开出来,这两个人可能是因为对方方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周是挺方的,那位网友是倒方的,双方就吵了起来。周百义可能觉得有些话公开说不好,就在私信上怼网友,怼什么呢?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开开眼。

  周百义说:你是个神经病,我们过得比你好,我们收入很高,我们有社会地位,嫉妒吧。

  周百义说:我是教授,我是厅级干部,你是什么狗屁。


 

  周百义还说:党和国家这么信任我,给了我们这么高的待遇,我们把吃剩下的骨头给你就行了——这里的“我们”有可能是指他和方方。

  嘿!党和国家真是瞎了眼了,怎么能信任周百义这种人?我真想不清楚。你看他,端起高高在上的厅级干部的官威,外表人模狗样,实际上就是一肚子男盗女娼,自己吃到肉,连汤都不肯给老百姓,丢个骨头出来,还当成恩赐一样。我的天呐,这是什么人?是个知识分子?还是个共产党员?还是国家干部?真是惊到了我。

  说到周百义,正好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也是一部高级知识分子的传记片,叫《柳青》,是《创业史》作者柳青先生的个人传记,陈泰燊主演,跟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没一毛钱关系。

作为当代文坛巨擘的柳青,写作中

  柳青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拥有崇高的地位,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记录新中国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作品,鸿篇巨制。柳青先生在1978年已经作古,但他的文学史上的地位仍然非常崇高,所以今天还有人出来给他拍传记纪念他。

  我很早就读过《创业史》,但万万没想到,当年为了写作这部大书,从1950年代到1960年代,柳青曾经在陕西省长安县长期挂职副县长,非但如此,有14年时间,他和全家就住在一个叫皇甫村的小山村的破庙里——把那个破庙修补一下就住在那里,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当地农民搞合作社,最近距离观察中国农民翻身作主之后的新生活,数易其稿,才写出了《创业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上卷,这部伟大著作柳青先生至死也没有写完,但仍然是一部足以传世的文学经典。

  其实,柳青在1940年代就已经成为名声赫赫的大作家,电影里有一个细节是,1952年柳青到长安县体验生活,他真正的身份是中国青年报的领导,高级宣传干部,所以县里当时很愁,因为柳青下到县里,他级别太高,没办法接待,但人家柳青根本就没把自己当干部,直接就搬进皇甫村的一个小破庙里一住,后来,为了更方便体验农民生活,干脆脱下中山装,剃光了背头,变成一个地道的陕西农民,从此以后的柳青一直就以农民自居,十几年里苦行一样的生活体验,这才有了《创业史》的问世。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共产党也需要周百义,方方以证明其胸怀博大
0条回复
互骂起来了,啥话不骂?
0条回复
著名作家浩然,那部家喻户晓,长篇巨著《艳阳天》,就是他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的写作成果。还有,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看过一个消息。说他随一个代表团,去参加一个关于水稻的国家会议。发生一件非常尴尬的事,会议的组织者,找不到他了。后来,费了不少劲。才从人堆里找到那个,穿着皱巴巴的西服,领带还扎歪了,一个黑糊糊的脸,完全是一个老农民的形象的人,居然就是那个著名的水稻专家。总之,那些真正有作为的人。总是看着像老百姓,而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人。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