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强打疫苗,这位妈妈的声明,能启发我们什么?
看着一位母亲在家长群里发的帖,我很敬佩她,并由此在朋友圈中写道:如果社会上多一位这样的妈妈,未来就多一份希望。
许多时候,我们所习惯的说法就是:说也没用。唉,没办法!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我曾经想过没有?我争取过没有?大部分回答是没有的。正是一种惯性思维下的一种近乎本能的顺从,这也与多年来的教育和社会形成的大环境有关,好像草民的任务是配合,也是为其鼓掌,成为某些人的升官发财的筹码。自己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假如一定要用脑子,那就是想办法怎样坑人,坑那些比自己还要受苦的人。在这方面,他们看起来相当能干。
当我们面对强势的时候,许多人认为服从就是安全。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顺从换来的安全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或者表面的安全掩盖了另一种谴责的危险。举例来说,学生们服从接种疫苗,这样就能顺利入学而不被老师责备,看起来孩子很安全,父母也放心。
但接种疫苗后一旦出现健康问题,那么,谁要承担后果?即使承担,能换回健康吗?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是因为校方或相关部门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提醒,更没有相关的数据报道,于是,大家就糊里糊涂地照办了。
不过,这位学生的母亲考虑到了这一层,她不能完全放心将孩子交给不明原因的疫苗,因此,她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很明显,这与上一次来自安徽利辛县网友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位妈妈走的是法律道路,利辛县网友走的是血的男儿路。而且最后他们都争取到了自我选择的权利。该网友不会被限制出行,那个孩子也不会被强制接种。
对那些指责不听话的人是“疫苗不要钱,你还事多”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对于他们的认知,这只是占便宜的事,然后会奋不顾身地干;有人反对或提出意见,他们就说你的事多,说你在什么地方唱对台戏。我们不需要跟他们理论,并且我一直支持并且尊重他们积极的接种,即使超额了,我也表示支持。要是我的微友,我就给对方发个大红包。
但于绝大多数人人来说,他们即使知道有风险,也不愿意合作,否则,就不存在“强制接种”四字,可他们觉得面对天灾,大家都怕,有危险也不是我一个人。所以,心有不甘,但行已从。
每每想起日本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画面,十万没有捆绑的国人被并不多的日军押到坑杀地点,竟无一人反抗。国人的心中大概也在想,一是徒手干不过日本兵,二是首当其冲的传统思维束缚了他们的手脚。第三,长期的奴化教育,使人的反抗意识丧失。因此,他们没有一次幸免于难。要是有人去反抗呢?且所有人都怀有一个必死的决心,结果又会是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