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胡锡进:毛主席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建制派」


  16日,胡锡进突然发了一条微博,似乎用以回应网友群众一直以来予其的“派系定义”——骑墙派、叼盘派、媚美派、投降派——等的冠盖。

  对于民间早已有共识的这些给自己的派别称谓,尴尬的胡先生自然是绝口不提。

  但让人惊叹的是,作为反击,胡先生竟然公然地给自己加冕:“建制派”。

  1

  什么是建制派?

  胡先生当然不可能过于低级地公开抽自己脸、把广义框架内的贬义词汇扣在自己脑袋上。

  所谓“建制派”的使用,近年来在中国大陆的语境里往往援引暗意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生态。

  在香港政坛,“建制派”常指拥护或支持特区政府现有建制及来自中国共产党政府的中央人士,我大陆方面一般称其成员为香港爱国人士、在港爱国同胞等。

  而香港的一大批所谓“泛民主派人士”,包括《毒果日报》等独派反动媒体阶群,则会在西方势力的操弄下,以搞乱香港、破坏中国主权完整为目的得贬称之为“保皇党”等。

  在政治舆论层面,他们会对建制派、甚至直接对我大陆中央政府进行侮辱和攻击。

  1997年香港回归后,在董建华的管治下,建制派如自由党田北俊、民建联曾钰成、工联会郑耀棠等,皆委任为行政会议成员。

  回归初期建制派凭在功能组别议席中的多数席位,直选议席少于泛民主派,但整体上取得立法会多数席位。

  香港所谓的“泛民派”,主要泛指那些支持香港推行西式民主(实质为资本控制的伪民主)及所谓“普选”的政治人物或团体。

  近年来,泛民主派又被称为“香港泛民人士”,其诉求较为共通,一般包括要求行政长官和立法会推行所谓的全面普选、注重监察政府运作、视所谓的「人权」、「平等」、「公义」、「言论自由」等被西方绑架曲解的概念为香港社会的所谓“重要价值”。

  推荐阅读:被曲解的民主

  在这种完全受到西方「身份政治」思维荼毒的情况下,建制派往往会成为反动派们的一顶靶子,是破坏香港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显性目标。

  如此对冲局面下,作为大陆方面的立场人士,很多时候对于「建制派」是带有天然的、也确实是现实的亲近感和代入感,它代表着一种法统层面的权力合法性与执政正义。

  这,应该是胡锡进之流会给「建制派」这一概念灌入正向意义,同时又不由自主地忍不住给自己也皇冠加身、妄图强行挤入建制派队伍的原因。

  2

  然而,建制派本身真的就是正向的身份概念吗?

  在香港问题的语境里它带有一定的正面立场,那么就决定了这个概念本身也是褒义的政治词汇?

  洋人侵略军把慈禧老太后给打跑了、坐在了皇位上,我们看着不爽,那么,就要反过头来“扶起”封建的慈禧老太后、“还是被您统治比较好”?

查看余下8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