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苗到疫情,基层是怎么内卷起来的?

2021-10-07 6126 0
作者: 刘梦龙 来源: 新潮沉思录

  随着国庆长假的到来,之前紧张的疫情也逐渐缓解了,虽然许多人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更多忙碌了几个月的人们也难得松了一口气。也正是这样的时候,正该回顾一下不久前我们刚经历的一段艰难时光,有成绩,也暴露出问题。

  一年多来来,我们举国奋战,抗疫成绩有目共睹,但也确实暴露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基层一线,日久生疲,疲而生弊,就像浸泡洪水洪水太久的大堤,看似坚固,实则难堪,许多原来薄弱的地方没有加强,一些痼疾反而愈演愈烈。这种情形,在不久前的新冠疫苗接种和局部疫情防控中都表现的颇为明显,无论群众和干部都有切身感受。对问题的指出不是对成绩的否定,古人说闻过则喜,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才是我们的进步之源。

  我们不妨就先从推广新冠疫苗的连串风波说起,相信很多人对推广过程中的一系列乱象还记忆犹新。在现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疫苗注射应该说本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整个工作一波三折,特别是一些人口外流的地方,原本就存在常住人口数据较实际偏高,注射任务指标又盲目攀比,前期宣传既不到位,事到临头又迫不得已,最后靠运动式,指令式的方式强推硬摊,给干部群众都带来了很大困扰。

  其实见微知著,疫苗早期推广过程中出现各地不断提高价码,用收买手段招揽群众的新闻就说明情况并不乐观。疫苗注射虽然是自愿,但确实必须达到一定的较高接种率才能实现群体免疫,这就给疫苗推广带来了压力。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各地基层疫情以来工作确实忙碌,人员紧张,特别是财政较为宽裕的大城市,用一点小利小惠就能实现的事情,惠而不费,本身就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也确实在大城市和人口集中流入地,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存在管理上的困难,不好动员,难以掌握,用物质刺激使其主动配合,确实也更便于工作。

  但后来发展到不同地区之间相互攀比,甚至互挖墙角,乃至搞出一地在另一地偷设接种点,使当地出动警力捣毁,彼此犬牙交错,手段百出,宛如暗战的情形就充分显示了当前各地基层普遍各自为政,过度竞争以致浪费资源的情形。

  针对这种情况,后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不断行文强调疫苗统计应以户籍为主,不应以收买的方式推广疫苗,要切实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但总的说,大城市和人口流入地,本地人口在位率高,而且确实存在大量外动人口,哪怕十个外地人顶一个当地群众,接种人数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切实完成的大量数据面前,上级也势必会网开一面,总体上说是比较有余裕的。

  而对很多人口流出较为严重的地区情形就越发严峻起来,本身动员晚,在乡人口少,更拿不出资源给讨好群众,只能靠强推硬派,就成了一个格外令人头疼的局面。疫苗风波的最紧张时刻无疑是八月之后,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由于九月一号是学生开学的时间节点,实际上就成了最后期限。

查看余下7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