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殖民地经济”,没有前途


  什么叫“殖民地经济”?这也叫“依附型经济”。

  就是说本国的产业,完全依赖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西方发达国家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比如说卖资源、卖劳动力、搞“特殊产业”。蜜月期的时候,经济数据、GDP非常好看,增长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看起来也不错。

  然而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全球化的生产过剩、或者说本国产业有了往高端走的野心,开始搞工业和科技,那么打击就会从天而降,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停滞,甚至倒退,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把这个叫做“中等收入陷阱”。

1.jpg

  如果只看人均GDP,现在非洲、南美都有一票国家比中国好看。

  但是GDP是个非常受当年商品市场价格影响的数据,而价格这个东西,并不等于价值,举个例子,计划经济下的工农业是配给制,不存在价格或者价格是由国家强制指定……那么,这个国家的GDP是不是0?

  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有重工业,能造汽车造坦克造火箭造飞机造军舰,能自己发电输电,修建大型水利、交通运输……在帝国主义几十年封锁下自给自足,养活了十多亿人口,即便它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即便它没有什么GDP……谁又敢小觑它的真正实力?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连内政外交都要看别人脸色,本土还有殖民者驻军,产业严重畸形,完全依赖于帝国主义的全球化体系,那么它GDP再高,都是为国际资本服务的……那些贩卖drug、搞“特色旅游”、“卖子宫”搞出来的GDP,又有什么意义?

2.jpg

  举个例子,墨西哥长期以来人均GDP都领先中国,20年前,墨西哥的人均GDP都是中国的好几倍,直到近几年才被中国赶上,你觉得墨西哥比中国强盛、发达吗?

3.jpg

4.jpg

  曾经广为流传的一张GDP增长曲线图,往往都是从1978年开始画的,似乎1949到1978中国经济、生产力都没有发展一样,而到了1978之后,忽然就打通任督二脉霞举飞升一样。

5.jpg

  但是你看看1952年到1978年之间的粮食、化肥、钢铁、原油、煤炭增量,你会觉得前三个包子不用吃吗?

6.jpg

  前三十年中国做了哪些事情?

  建立独立自主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完成扫盲教育、妇女解放、医疗下乡,完成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道路基础建设,对关键科技和工程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到了70年代初期,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农业总产值,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工农业总产值的75%,而在工业水平的提高下,化肥、大型水利、发电、运输、农业机械的综合作用下,70年代农业产量也翻了一番。到70年代末,中国已经能够制造核潜艇,独立修建葛洲坝等大型工程……这反映了中国实际上的生产力和经济潜力。

查看余下3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