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十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吗?
“经济崩溃”(Economic Collapse),教科书给出的定义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经济完全破坏,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销售、分配、消费诸环节一片混乱,各项经济活动陷于瘫痪状态”。其中至少有五个标志:一、工农业生产全面下降,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二位数的负增长;二、成千上万家企业大批破产倒闭,千百万职工下岗失业,陷于绝对贫困状态;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一般在15%以上;四、财政崩溃,财政入不敷出,出现巨额赤字,借新债还老债还不足以弥补,靠增发巨额钞票或废弃旧钞发新钞来渡过难关;对外贸易出现巨额逆差,借外债达到还不起的地步。五、金融崩溃,银行坏账超过国际警戒线,造成银行支付危机,出现银行大批破产倒闭、储户叫苦连天(见MBA智库百科)。
“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说法,最早见于1978年2月26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原文是:“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后来说来说去就成了“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种说法由话语权者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连篇累牍广泛宣传,似乎成了定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做人要有良心,说话要讲证据。笔者是那十年的亲历者,对这种说法一直嗤之以鼻。要说那十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左的干扰、否则有可能发展得更快我信,但要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打死我也不信。
周总理在1975年1月13日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我们超额完成了第3个五年计划,第4个五年计划1975年也将胜利完成。我国农业连续13年夺得丰收,1974年农业总产值预计比1964年增长51%。这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全国解放以来,尽管我国人口增加60%,但粮食增产1.4倍,棉花增产4.7倍。在我们这样一个近8亿人口的国家,保证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业总产值1974年预计比1964年增长1.9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有大幅度增长,钢增长1.2倍,原煤增长91%,石油增长6.5倍,发电量增长2倍,化肥增长3.3倍,拖拉机增长5.2倍,棉纱增长85%,化学纤维增长3.3倍。 在这10年中,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1100个大中型项建目,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 我国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这哪有一点崩溃的样子?难道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说谎?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