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千万别让管虎再拍主旋律作品了

2021-12-03 6512 14
作者: 赵皓阳 来源: 大浪淘沙

  管虎这种喜欢发明历史的臭毛病,以后就拍点虚构类作品就好了,喜欢编不是毛病,但千万别碰历史题材了,尤其是主旋律作品,那些伟人、英雄、烈士们,不是给他来编故事玩的。

  管虎近年来参与创作了三部作品:《八佰》《金刚川》(导演之一)《革命者》(监制)。但引发争议更多的,则是管虎诸多场外因素,比如《八佰》拍摄时用知名“长腿将军”孙元良后人来炒作:

1.jpg

  比如刚拍完了抗美援朝主题的作品,然后带着美军海军军帽接受采访。作为一个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编剧(《金刚川》的故事就是他原创的),肯定了解了相当多的背景知识,你很难说他不是故意的。管虎海军帽事件堪比当年赵薇穿着日本军旗走秀,非常之恶劣。

2.jpg

  更有爆料显示,剧组在电影拍摄期间向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献花圈,唯独管虎双手背在后面像纪念碑鞠躬。

3.jpg

  管虎的父亲管宗祥在1942年就加入了八路军,跟鬼子真刀真枪的干过;解放战争期间任三野文艺宣传大队副队长,参加过淮海战役,搞不好还真的参与过围剿追击孙元良的战斗。不知管老爷子看到自己不肖子孙对当年牺牲的战友们这种态度,会作何感想?这就证明,即便是又红又专的老革命,在教育子女方面也不一定很靠谱。

  不过本文的重点不是在说这些“场外信息”,而是要分析管虎的艺术创作风格。管虎如果能把主旋律拍成《能文能武李延年》这样,他就算戏外认美国人做爷爷我们也会就事论事——批判他的行为、认可他的作品。但是,管虎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的作品也拍的一样不行。

  管虎被人诟病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发明历史”。我发现这不止他一个人的毛病,好多文艺创作者都觉得自己很聪明——真是发生的历史,不精彩;我编剧的故事,精彩!

  譬如《八佰》中,上海市民冷漠、麻木,对抗战漠不关心,直到看到八百壮士英勇作战,才激发了民族意识。事实上,918之后上海市民就捐钱捐物、写歌写文、踊跃抗日,至少比国党上层积极一万倍。毕竟上海是全国工业化最早的城市,也是被帝国主义侵略最深入的一个城市,这里的市民阶层建立起普遍的家国情怀与救亡意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上海一直都是全国支援抗战最坚实的大后方。

4.jpg

  这就是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思想作祟,八佰的主创表达创作精神——“故事写的不是从人到英雄,是从畜生到人”——这话就说得很恶心了。彼时踊跃参军痛击日寇的中国军人,就算他们穷、苦、没文化;但是跟那些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官僚比一比,跟那些不抵抗投降路线的国党高层比一比,跟那些把买战斗机的外汇储备和捐款炒期货的太太比一比,到底是谁更像畜生?他们,从来都是人,是一个大写的人;只是有些人把他们当“畜生”。至于是谁把他们当畜生,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高层,现在就是你们这帮高高在上的文艺工作者。

查看余下7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