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掌掴是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
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三线城市的市委书记敢掌掴市府大管家,这掌掴的真有水品。水品体现在掌掴的时间地点对象观众,拿捏的火候太好了,这个壮举得到了网络媒体的热捧。这一捧不要紧,那位最大地厅级的书记想不红都难!要不然一个地厅级书记,估计出了那个小圈子没几个人知道,即便知道了也过不了几分钟热度,可如此神仙级别的操作一番,不说名流青史,也可说名噪半生了。
关于掌掴这个热门事件,俺不想再加柴填料了,犹如某些温情脉脉的媒体所言有失官统与斯文,但不做几点推论也起不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当然下面推论都是带有假设级别,假设就不是真的,真的就不用假设了。
推论一:掌掴书记之流,在职场中极少见吗?下级掌掴上级少见,但不包括女秘掌掴书记的情形。上级掌掴下级的底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职务是我赏,巴掌任我扇,扇的就是你,不服你扇我。下级能否掌掴上级呢?好像道理不通,他又不是书记他爹。若要说来而不往非礼也,那下级就玩出圈了。下级掌掴书记试试,轻者再被多掴几掌,不是下级打不过书记,是书记帮场子的人太多。一般而言场景是这样的:书记扇下级,若下级有血性,胆敢奋起还击,马上在场的常委秘书们一大帮子,都会包住那位下级,好的理解是劝架,坏的理解是拉偏架,创造机会让下级再吃几个耳光,让这位愣头青有血性的下级长长记性。因为这是维护书记权威,向书记表忠心的绝佳机会,也是绝好手段,还是进可攻退可守地明哲保身之法。但一般这种假设不存在,只要书记两三巴掌就把下级打醒了,告诉下级一个道理:弄清身份,打你是看得起你,还有个理由是手就能扇到你,你赶紧跪安吧!这番推论不是俺有意杜撰,现实中都能找到影子,所差的是具体情形。
推论二:书记太下作,打的时候忘记了骂人别揭短,打人别打脸的古训。一般下级都知道自己的帽子是怎么来的,故而对上级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点在被掌掴的瞬间,最能考验下级的认识水准。恐怕那位被掌掴的市府秘书长,被掌掴后深刻反省后,非常庆幸自己的当时的修养,多亏自己当时忍住了,掴几掌算什么东西,脸被打肿了还可以再消吗!饭碗弄砸了,还有一家老小嗷嗷待哺呢,弄不好下个月的房贷没着落了。一般而言,能爬到市政府秘书长位置的主,都是百炼精钢,最低也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掌掴算什么东西,简直是小菜一碟。
一位老领导:曾经告诫自己,棱角鲜明,一捅三蹦,像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毛头小子,在场上还想进步,你做梦去吧!要向两办的领导学习:处事不惊,泰山崩于前不动,领导要打左脸必须把右脸也伸过去,否则领导打的不舒坦,不练出精钢不坏之躯想吃那碗饭门都没有。行里的一句话:要想人后显贵,必须学会人前做驴。老领导深怕俺听不懂,进一步解释到:做驴你懂吗!人家鞍前马后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落个处级,在高点是厅级或副省级干干,做到那个职位,就有机会还手了。咱辛苦大半身,到如今也没有练出精钢不坏之躯,故而早早就止步了。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