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不容否定
杨发民发表在陕西《人文杂志》上的《“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一文,给毛主席扣了一大堆帽子,其一是民粹主义的帽子,以此攻击毛主席,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该文说:“民粹主义,是‘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突出的倾向’。”“其主要表现,一是脱离工业化而追求手工业、个体农业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淡化甚至背弃‘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的正确思想,’全盘否定‘先有机械化、后有合作化’,的提法,撇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片面化为就是解决所有制问题,从而,脱离工业化进程而人为地加速社会主义改造,致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以工业化的物质技术为条件而主要是以落后的手工业、个体农业为基础。”“二是脱离新民主主义建设思路而急于从分散的个体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不久,就抛弃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关于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的发展的正确结论”“l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毛泽东说:‘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就将我们同民粹主义区别开来。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杨发民引了不少毛主席的话,但是,只是孤单的一句,没有前言后语,不讲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
让我们看看毛主席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
“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这句话是在l 944年7月1 4日,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中说的。
斯问:“你所考虑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主席告诉他:“新民主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是土地革命。即使是现在抗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的时期,也是如此。因为中国的农民是主要的被剥削者。他们不仅受中国反动派的剥削,在敌占区还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剥削。……”。“在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中国其他地区,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农民被土地束缚着,没有自由,彼此很少往来,过着愚昧落后的生活。这种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主义和独裁专制的基础。未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只有工业社会才能是充分民主的社会。但为了发展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这就是这句话的前言后语。回答记者的中心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这是从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得出的正确思想,中国共产党人,不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都一直为实现这个正确思想而奋斗,如果“淡化”、“背叛”这个正确思想,中国就没有今天。
“先有机械化、后有合作化”这个提法,不知是谁提的,这个提法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分得土地后,还没有摆脱贫困,没有力量购买农业机械,如果党不及时组织翻身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就会两极分化,实现不了机械化。
“撇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片面化为‘就是解决所有制问题’”,这里他引了半句话。这半句话是在l953年10月15日,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时说的,话题是解决供求矛盾,由此谈到总路线。全文是:“总路线也可以说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生产力发展了,才能解决供求矛盾。”这段讲话,既没“撇开‘社会主义工业化’”,也没“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片面化”,而是说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生产发展了,才能解决供求矛盾。片面化,恰恰是杨发民。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的非常明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是把国家工业化摆在首位的,怎能说是“撇开”呢?这不是歪着嘴说话吗? 必须明确:“解决所有制问题”没有错。“三大改造”就是改私有制为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
事实是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59年就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毛主席告诉我们:“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大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根据统计,我国1958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6%;1959年计划完成后,估计一定超过70%。即使这样,我们还不宜宣布实现了工业化。我们还有五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结。”毛主席在这里说的非常实在,我们实现了工业化但还不宜宣布。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继续大力进行工业化建设。
“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剧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就将我们同民粹主义区别开来。”这句话是在《对〈论联合政府〉的说明》中说的。前后接起来是:“报告中对共产主义提过一下以后,仍着重说明民主革命,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就将我们同民粹主义区别开来,民粹主义在中国与我们党内的影响是很广大的。这个报告与《新民主主义论》不同的,是确定了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又以反专制主义为第一。反旧民主义也提了一下,……但不着重反对旧民主主义,因蒋介石不是什么旧民主主义而是专制主义。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是无害有益的,而且报告里也说明了有三种经济成分。”这里说的是在新民主主义政权下,资本主义要广大发展。当时的形势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胜利后要和平建国,针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我党提出建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这个联合政府即各党派联合执政,它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按国家的阶级性划分,其性质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下自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扩大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在新民主义革命完成之后,而是在新民主主义制度下发展。杨发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后和新民主主义制度下混同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后”,是指推倒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全国政权,由我党执政。“新民主主义制度下”,是指各党派联合执政下建立的社会制度。这两个概念是绝不准许能混同的。
世界上的革命分三类: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各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族民主革命。革命的任务是夺取政权,这是这三类革命的共同性,夺取政权后它们有各自的个性。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后,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依靠专政巩固和捍卫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后,除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专政巩固和捍卫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外,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和精神条件。殖民地、半殖民地各革命阶级联合革命夺取政权后,建立的是民族主义制度或民主主义制度,是种过渡性制度,它不是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过渡资本主义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出现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式下,有些获得独立的原殖民地国家,转向了社会主义,在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破坏下,又转向了资本主义。
我们国家的民主革命属于第三种类型,因为这个革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所以称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资本主义的阶段。”接着这句话是:“俄国的民粹派就是这样。当时列宁、斯大林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有利的。列宁在《两个策略》中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其说对资产阶级有利,不如说对无产阶级更有利。’我们不要怕发展资本主义。”这里是针对民主革命说的。民主革命是革封建主义的命,这种革命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了,就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所以说民主革命是对无产阶级有利的。
杨发民引了这些话,就是为了指责毛主席对新民主主义的“背叛’’、“脱离”和“抛弃”。就是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不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应该建立民主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待资本主义起来之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不是什么新观点,中国历史上早就有过的,叫二次革命论。不曾想这种观点,竟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几十年后,死灰复燃了!还居然被《人文杂志》称为“此文是作者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这是什么“成果”?是反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这是毛主席的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主义革命竖立了典范。杨发民却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以工业化的物质技术为条件,而主要是以落后的手工业、个体农业为基础。”他不清楚,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列宁在分析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根据新的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些或一个国家、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结论,科学地改变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垄断前资本主义作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一切或大多数文明国家同时胜利的结论,胜利地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创造了列宁主义。毛主席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运用马列主义创造了中国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利用革命所创造的政治和经济条件,适时地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正是他英明伟大之处。
中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以工业化的物资技术为条件”,只有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才能完成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在政治上,掌握了全国政权;在经济上,没收了官僚资本并转为国家所有,官僚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比例是8:2,没收了官僚资本,就把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部分消灭了。民营资本只是一小部分,对其采取适当办法进行改造,是完全可能的、必要的。把个体农民领上合作化道路,就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走合作化道路,是农民的根本出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进行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需要作出果断的抉择。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那就是革命到此结束,我们流血牺牲几十年的奋斗成果,就会前功尽弃。如果这样做,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历史的犯罪。
民粹主义扣不到毛主席志头上,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毫不沾边的。民粹派是俄国革命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派别。产生于1 9世纪60到7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但小生产仍占优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有拉甫罗夫等。他们提出“到民间去”的口号,主张发动农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统治,但民粹派无视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必要性,否认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蔑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主张采取个人恐怖手段,认为只要发展“村社”,就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在当时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主要障碍。l 9世纪80到90年代出现自由民粹派,主要代表有丹尼尔逊、沃隆佐夫等,他们提出一些反动的“社会改造”计划,由沙皇政府来实行。他们代表富农阶级利益而与沙皇制度妥协,并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彻底揭露了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的真面目。因为我党党员中农民出身的同志较多,所以毛主席才特别提出我们与民粹主义的区别。所谓“民粹主义是‘左倾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突出的倾向”,纯属杨发民的恶意攻击,其目的是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决不允许否定!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建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了社会主义建设打下的基础,才能进行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没有社会主义革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毛主席率领我们党作出了完全正确的抉择,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如果当时踌躇不前,几十年流血牺牲的革命,就会毁于一旦。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历史,倍感领袖的英明,党的伟大。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1952年,党中央按着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这是《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肯定。
据说杨发民也是共产党员,他却违背党的重大《决议》,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2006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