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是两个不同的“金鱼缸”——也谈“真理”的阶级性
中国人有“坐井观天”之说,霍金有“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之说。两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霍金说我们人恰似生活在金鱼缸的鱼,他论证说:假定有一个鱼缸,里面的金鱼透过弧形的鱼缸玻璃观察外面的世界,他们建立了一套“金鱼物理学”,根据归纳观察到的现象,并建立起一些物理学定律,这些物理定律能够解释和描述金鱼们透过鱼缸所观察到的外部世界,这些定律甚至还能够正确预言外部世界的新现象——完全类似我们人类物理学定律。但是霍金相信,这些金鱼的物理学定律与我们人类物理学定律有很大不同――比如,我们看到的直线运动可能在“金鱼物理学”中表现为曲线运动。
这就是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之说,其含义是:外面(比如“金鱼缸”之外)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对他的认识(比如我们所看到的)依赖于我们自己建立的理论和思辨。霍金此说其实有许多相近或等价的表述,比如美国科学哲学家N.R.Hanson的“观察渗透理论”说、波兰医生L.Klec的“思想风格”说(《科学事实的发生和发展》,1935)、库恩(Kuhn)的“范型约束认识”说、包尔.费耶阿本德(Paul.Feyerabend)的“理论发现事实”说。
事实上拥有这类思想的还大有人在,包括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我搬出这许多人甚至爱氏,显然有点心虚,以此招来壮壮胆而已!难道不是,外面的真实世界依赖于由自己造设的工具所创建的理论――这种“唯心主义”恐怕连鼻祖贝克莱也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可是霍金的“依赖模型的实在论”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既有哲学家又有物理学家。虽然人们并不认可霍金是个哲学家,他从未有过哲学专著,可他任何一个理论足以在哲学界丢下一颗炸弹――他2010年发表了《大设计》一书,第三章标题为“何为真实”(What Is Reality?),充满思辨的论证了“依赖模型的实在论”。正如他的其他学说,是如此的新颖、别致、怪诞甚至震撼,却又无懈可击。
所谓“无懈可击”,我的理解就象他的“黑洞”理论,既没法证明又没法证伪,因为“鱼”没法跳出金鱼缸外――那样的话他就变成鱼干了,于是总在纠结“运动究竟呈曲线状呢还是直线状?”哪怕其中个别智商极高的鱼,他心里明白咋回事,明白“鱼缸外的运动一定走直线”,但就是没法证明或证伪――就象“上帝存在”那样既没法证明又没法证伪,永远存在于他的《大设计》第三章中,人们要接受他,似乎只能通过“信仰”这唯一途径――这莫不是要将科学变成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