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知识分子怎样“过三关”?  


  知识分子是由脑力劳动者构成的社会阶层,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在五千年私有剥削制度的社会中,知识分子总是附属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并为其服务的。随着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分子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立场,这就有一个世界观的改造问题。

  1967年5月,毛主席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时的讲话”中曾提到:

  “本来想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些接班人,现在看来很不理想”(《毛泽东年谱》第六卷第89页)。为什么呢? 主席认为:

  “知识分子包括仍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党内到党外,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的。……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必须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阶段,很好地改造世界观,否则就走向革命的反面。”

  那么,要革命的知识分子,怎样才能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呢? 笔者以为,必须解决“过三关”问题。

  第一,过家庭影响关。

  “在阶级社会中,毎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实践论》)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影响深远。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贼生儿子掘壁洞”之说,虽有些过分,但也不无道理。

  毋庸讳言,知识分子就其多数都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的很少。因为在私有制社会里,剥削阶级子弟才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求得更多知识,成为知识分子。既如此,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自幼遭受剥削阶级思想的浸蚀。新中国建立后,剥削阶级家庭中又“冒”出不少“地富反坏右”,并遭受冲击。要革命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能与家庭划清界线,冲破“家庭影响关”,必然与新社会的一切格格不入,又何谈世界观改造?

  要过剥削阶级的家庭影响关,必须转变原先的阶级立场,真正站到工农大众的立场上来。必须以国家、民族和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好恶为重,以此来思考问题。如果摆脱不了剥削阶级家庭的影响,就不可能进行世界观的改造。

  第二,过传统观念关。

  “传统观念”,是指由五千年私有剥削制度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私”字观。由此派生出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的观念。《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告: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社会主义崇尚一个“公”字,它与传统观念是水火不容的两极。公有制社会主张集体利益优先,在保证集体利益中实现个体利益;而传统观念恰恰主张“私”字领先,为一己之私允许侵占集体利益。当今26个富人竟然可以占居世界上一半财富;而世上却有70%的人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这也就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普遍陷入因两极分化极致化——导致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缘由。

查看余下4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