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从大飞机到中医药,有一条相似的历史脉络
这些年,每逢春节前夕,我家都要买一头猪来杀。因为按照老家农村的习俗,过年杀年猪,这年才过得隆重,才有气氛。可是,现在面临一个问题,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而现在很多青壮年都出门打工了,再加上养猪利润不高又容易得猪瘟,在家种田特别是养猪的人就很少了。现在我们老家吃的猪肉大都都是从外地拉来,而外地拉来的猪,则全部是养殖场用饲料喂大的。
如果我们去农村赶集,就会发现,一条街上卖的猪肉,也大多是从外地拉来屠宰的猪。要是有本地农户饲养的猪,则会很受欢迎。因为本地猪没有喂那么多饲料,并且还要喂熟食,相对于外地的饲料猪,口感、肉质、安全性,都要比外地猪强很多。
如今,但凡要杀猪过年,每户人家自然要考虑购买农户饲养的本地猪。于是,虎年前夕,我家从亲戚那里预先订购一个200斤左右的黑猪,虽然不是自家亲手喂养的,但是猪来自亲戚家里,跟自家喂养也没什么区别。而像我家这样预先订购本地猪来过年的家庭,在我们当地是普遍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那就是猪还是自家养的好!这是个很朴素的道理,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多大见识的老百姓都明白。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家养的猪、自家种的菜、自家酿的酒,那才正宗,才让人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养猪、酿酒、种菜,这么小的事情,老百姓都知道是自家的好,那么,如果天上开的大飞机,是不是也是自家的好呢?
这个极其浅显的道理,本来不用解释,只要是一个正常思维的人都能够明白。可是,在三四十年前,就是有人不理解、不明白,非得要去买别人用饲料催肥的猪,非得要买别的国家生产的大飞机。
1970年,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周总理批准,国家计委、军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于1970年8月27日联合批复发文:原则同意上海市试制生产运输机的报告,并纳入国家计划。该项目定名为708工程,飞机代号为运十。
仅仅六年之后的1976年9月23日,第一架运十飞机在全厂职工和家属的祝福声中,装上火车,隆重出厂。第二架飞机进入了总装线。
又仅仅四年之后的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成功。在上海多次试飞后,先后飞去北京进行汇报试飞,以后又飞至广州、昆明,并以最大的起飞重量110吨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运十满载中央各大媒体记者、上海市有关领导、试验人员,于1983年11月4日上午8时57分从上飞厂起飞,巡航高度11000米,航程3600公里,逆风耗时4小时48分,回程顺风仅用了3小时42分。除此之外,运十还多次飞抵雪域高原西藏拉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