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条件下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经济放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疫情”明显则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前些天的一条消息,“非升即走”已经成了两会的议题。
最近另一条消息,大厂大规模裁员。
前两天看到消息,有人在防疫期间,以买菜为名偷着出去打工,被行政拘留了。
有关部门依法办事,不想过多评价。
最近有很多人给我私信,魔都等城市的各种蔬菜的价格都在冲击10元一斤心理价位线 ,其中不少已经突破了10元一斤的心理价位。以后,不要说白菜价了,白菜也不便宜。
最近还有一张图片在网上流传,工作可以停,人要在家休息,房租和房贷不停,但是收入从哪里来?
这几年中国的民间杠杆率一直在高速增长,没房贷的有车贷,没车贷的有消费贷。
这些贷款,为国内消费市场每年提供6-7万亿的消费需求。这些贷款的基础是预期的未来收入。
现在,未来收入的预期变得非常不稳定。
今天可能有工作,明天就可能被裁员。被裁员以后,很难再次谋求稳定的职位,灵活就业则可能随时因为邻居或同事的阳性,家里蹲。
除了体制内,许多劳动者现在都面临随时被封禁,随时失业,生活成本上涨,房租、房贷不能停的局面。
体制内也不见得稳定,毕竟财政困难发不出工资或减薪的未经官方媒体证实的传闻也时有所闻。
这种情况下,如果个人有几万的存款,是消费还是以防万一,用于还贷?这种情况下,工作时断时续,他是否还有胆量申请贷款?
这种不确定性,打破了消费贷款的循环。
消费大幅的下降,是可以预期的。
即使不考虑消费的下降,直接影响投资,也应该知道经济循环的不稳定,必然影响投资。
投入资金,进行建设,购入设备,试车,试运行,达产,签订合同,申请贷款,购入原料,制成成品,发货,销售,回款,偿还贷款。
现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因为不可预期的原因暂停,设备、原料运不进来,运进来的数量稀少,价格上涨,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被隔离,制成品运不出去,电商物流中断,商场封闭,消费者隔离,销售下降,回款困难。
现代化大工业的时代,生产高度分工,全社会的生产如同一张大网。一个流动结点停下来,会对所有的环节都产生影响。任何一个结点的不确定,就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网络之中若干循环无法按照预期时间和成本完成。
什么都能停,生产贷款利息不能停。
对工商业资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压缩生产经营规模等平稳下来再说。
压缩生产规模,必然削减用工,减少工资支出,进一步压缩消费。
消费下降与投资下降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