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房地产的少林寺,曾经还得交公粮


  4月6日,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少林寺进军房地产,豪掷4.52亿郑州买地。

  出手如此阔绰,和人们印象中六根清净四大皆空靠化缘生存的佛门圣地有天壤之别。此消息一出,引来不少媒体围观和网友群嘲。

  但这只是少林寺释永信商业版图的一部分。

  释永信1965年生于皖北,1981年出家到少林寺,1987年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1999年担任少林寺方丈。

  在其带领下,少林寺开始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实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少林寺的业务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等多个领域,并且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

  天眼查信息显示,释永信目前对18家企业拥有实际控制权,如河南嵩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嵩山少林寺茶叶有限公司等。

  其中,少林无形资管为少林寺的重要资产之一,也是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平台,其股东为中国嵩山少林寺和两位自然人释永信、释永乾,持股比例分别为10%、80%、10%。

  自2008年成立以来,少林无形资管先后投资了16家公司,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范围涵盖茶叶、文化、旅游等领域。

  而本次在郑州拿地的河南铁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有两大股东,其中的元瀚实业就是少林无形资管控股。

  不得不说,释永信虽然是出家之人,但其商业头脑绝非一般生意人可比。

  2002 年美国探索频道为释永信拍摄的电视记录片中,将“方丈”一词翻译为 CEO。

  德国《南德意志报》在 2009 年 8 月12 日关于少林寺的报道中曾使用这样的标题:“中国佛教寺院:废墟上的经济帝国,少林寺不仅是功夫中心,也是中原的‘资本主义’。”

  真可谓“不想赚钱当老板的方丈不是好和尚” 。

  如今的少林寺,究竟有多少资产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郑州拿地的行为来看,实力绝对不一般。有人对少林寺和释永信的“不务正业”发出质疑,佛门本是清净之地,但却搞得满是铜臭气息。

  但经营“寺院经济”的少林寺祖上更加阔绰。

  在封建社会,由于佛教教义劝人忍耐,追求来世的幸福,是封建政府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对于统治者维持统治功不可没,常常得到皇家大量资助并被推崇为“国教”。少林寺的僧兵还曾帮助统治者镇压农民起义,更加受到青睐和赏赐。

  封建社会建立在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经济基础之上,封建时代的少林寺就是一座大的地主庄园。传说“少林土地大无边,北过黄河南越山”,土地最多时,曾达八百余顷。这些土地除来自皇帝或地方政府赐予或施舍外,另外一个主要来源就是从贫苦农民手中掠夺或者雇人开垦荒地,和世俗官僚地主并无二致。佃户每年要将收成的一半上交寺院,还得为寺院服各种劳役。大量的僧兵也是为了保护寺产。这些和尚历来就是搞经济的高手啊,当年不输地主,现在不输资本家。

查看余下3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