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思: 美国到底有没有衰落? 中国人应有清醒认识
【导读】近年来,美国国内社会政治问题频出,国际表现反复无常,引发全球关注。东西方很多人感叹美国正在衰败,也有很多人反对唱衰美国。对于这一问题,究竟怎么看?
在本篇访谈中,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指出,近十年来,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于中国确实在下降,但对中国以外的国家而言并未明显下降。较之于以往的霸权国家,美国现有的各种优势使其不至于快速衰落。当前美国的软实力大不如前,其政治衰败是历史上少见的,但这尚未严重制约其经济和科技发展。美国移民的增多加剧了种族冲突,但移民也赋予美国发展后劲。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虽然不会立即导致其霸权地位的动摇,但却会影响外交政策逻辑。受制于国内政治极化,拜登政府的外交路径实际上和特朗普政府相差不大,美国外交中的民粹主义色彩将会持续,对外政策也会更加强硬。
他也指出,中国是美国认定的首要“竞争对象”,但许多美国人并不认为中美竞争将导致“新冷战”,因为中美矛盾与当年的美苏矛盾不同。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强调要增强自身实力,联合盟友共同制衡中国,同时也在等待甚至刺激中国“犯错误”。因为美国认为未来的竞争主要是国家治理能力较量,谁能不出现明显失误,谁就可以经由对手失误而间接获胜。对于近期关于台海问题的担忧,王缉思认为美国底线并未改变,其对台海冲突的介入程度,主要取决于两岸互动的方式和规模。在中美长期相持的背景下,对美国保持清醒客观的认知十分必要。
美国的国际地位: 相对下降, 总体稳定
问:您曾于1999 年出版了《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一书,和20 多年前或者和冷战结束初期相比,您认为当前美国在世界上是否还处于“高处”?
答:判断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从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尤其是GDP的数值来看,美国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衰落。1980年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25.3%,到1995年升至28.82%,在克林顿政府执政末期的2000年达到30.4%。到2007年,这一数字回落至24.9%。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的2011年,美国的占比进一步降至21.1%的最低点,到2020年又恢复到24.9%。这意味着在2011年至2020年的十年中,美国的GDP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呈现出增长而非下降的趋势。
那么,美国的经济究竟是否衰落了,或者说,和哪个国家相比在衰落?答案是中国,而且唯有在与中国相比时才显示出衰落态势。在1980年时,中国的GDP仅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7%;到2007年,升至6.1%。2011年当美国经济处于低谷时,中国GDP的全球占比稳步升至10.3%;2020年则进一步增长到17.4%。这也意味着,美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比的下降相当意义上是源于中国的上升。但如果拿美国去和日本、俄罗斯、英国、欧盟、巴西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其经济总量占比上升势头表现得非常明显。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