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赵文凌:你还记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吗?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虽说小学过后就再也没有过过这个节日,但现在的“大朋友”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之下只能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这个儿童节倒也被越来越多成年人所珍视。只是,不管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最近的教材插图事件备受关注,大家才注意到原来我们下一代的教材已经走向了邪路。当教材出了问题,下一代孩子的思想又会是怎样的呢?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怀念以前的教材,怀念之前教材里孩子的笑脸、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和乐观。这时候,我们才发现教材的变化其实也代表着思想的逐步变化。

  当教材上越来越多欧美日色彩的时候;当教材上的红色题材文章比如鲁迅的文章越来越少的时候;当类似于《陈涉世家》的文学经典也被删除的时候……

  我们痛惜,无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再被认同;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身不再被倡导;就连鲁迅这样用自己的笔来反思社会也不被允许……

  这样的教材能教出敢于担当的孩子吗?能教出独立思想的孩子吗?能教出“共产主义接班人”吗?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但我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还有多少人会唱这首歌,还有多少小朋友理解其中的内涵,还是说,大家都已悄悄淡忘了?

  其实,从捌玖十年代开始,我们的思想领域就在经历地动山摇的变化。随着私有资本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越来越高,“共产主义”思想已经悄悄被抛弃了。文艺作品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也只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

  以我自己为例,我出生在90年代,成长在21世纪初,小时候儿童节文艺演出的时候,大多数节目就已经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编排的了,我自己也参加过《踏浪》的舞蹈表演。只有大合唱还保留了一些红色歌曲,我记得我们班唱的是《打靶归来》。

  而现在的小朋友呢?更是如此。十年前我参加乡村的支教活动时,小朋友中间流行的是张杰的《逆战》,而现在一首给游戏写的主题曲《孤勇者》则变成了小朋友们最喜爱的“儿歌”,就算吐字都不清晰,也会唱上几句。唯一庆幸的是,这类歌曲还不算萎靡,但歌颂的确实是“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般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奋斗。

  思想的转变就这样悄悄在流行歌曲中留下了一些痕迹。

  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小时候给大家讲“大公无私”,长大后却在职场经历996、内卷、被降薪裁员,这样前后矛盾的现实体验如何与教材里的内容自洽呢?

  回溯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个日子本来就是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主张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要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受教育权。这个节日和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一样有着浓浓的阶ji色彩。我们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分子和各国反动派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我们热烈期盼下一代能够在一个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环境里成长。

查看余下2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