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骂屈原、诬英烈!——教育领域被长期渗透一大例证

2022-06-05 22390 2
作者: 党思民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罗崇敏端午文节录】

  吓到了吧?这就是今年端午节一篇“奇文”的开头!

  端午佳节,国人乃至东亚近邻一如往昔追思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诗作中体现出的家国情怀与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然而,教材图画的事情尚且还无定论时,教育领域的另一场渗透就开始了。

  教材问题的核心在于意识形态在教育系统及其管理部门的失守。教育系统的汉奸主要的方法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美西方普世价值至上。在极端的个人主义者看来,这个世界都欠他的,世界不围绕他转本身就是个错误。

  一个明目张胆、利令智昏的例子,就是这位曾任云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后任国家督学、省人民政府参事的罗崇敏。

3.png

  罗崇敏在端午节发表的这篇“奇文”,再次披露了他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一贯看法,不仅恶毒咒骂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而且恶意诋毁污蔑革命英烈,达到了肆无忌惮、胡说八道的程度

  第一,首先看看罗某人对屈原泼脏水的套路

4.jpg

5.jpg

  【罗崇敏端午文节录】

  罗崇敏认为端午节是“纪念自杀者”,还认为屈原只是统治者树立的牌坊和符号,目的是为了让愚忠者献身,随后极力强调极端的个人主义。但是罗崇敏的逻辑显然不好,因为如果按照其极端自由主义来推导,生命应该完全属于个人的,为什么又属于家庭,又属于父母,又属于社会甚至人类?这在罗自己的逻辑中也是无法自洽的。

  罗崇敏对于屈原的污蔑采用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不值得批驳。屈原不但不是他所说的那种“愚忠”的人,相反,是一个品格高洁的君子。屈原一生都是怀着追求理想九死而不悔的信念实践着自己主张。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抑,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绝不从敌,用生命书写了他最后的诗歌。“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中国人所形成的朴素爱国主义认识,屈原是最重要的精神源头之一。屈原的精神曾经在抗战中,也发挥过重要的引领作用。1942年4月3日,话剧《屈原》在重庆国泰剧院首次上演,盛况空前。在此后的好几天里,人们沉浸在《屈原》的情绪氛围里,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剧中的《雷电颂》,从中汲取力量,抵抗日寇,凝聚民族精神。毛泽东同志更是多次赞扬屈原,他曾评价屈原:“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毛泽东主席一生对屈原理解甚深,评价很高,屈原的各个方面都对毛泽东产生了深刻影响。1918年春,罗章龙赴日本留学,毛泽东作了一首《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七言古体诗,有一句“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再次提到屈原和贾谊,诗中纵宇一郎是指罗章龙。

查看余下8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