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屈原救不了国,但屈原身后还有毛主席,还有人民……
又逢端午,又祭屈原。
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中国历史上唯屈原一人。尽管关于端午节和屈原仍然在学术界有些许争议,但不可争议的是,上千年来,人们记住了屈原和端午节的渊源,记住了屈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伟大先祖。
毫无疑问,屈原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精神篇章中的一个厚重的标题,是中华民族的一根铮铮铁骨!
可以说,在普通群众眼里,屈原就是忧国忧民的代表。
屈原在看到了楚国繁华表象下隐藏的深深危机后,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怀王的信任,积极向君王建言献策,亲自参与法律制定,提倡“美政”,即修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在屈原不懈努力下,楚国呈现出了复兴的势头,国力也有所增强。
然而,尽管屈原是如此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又深受老百姓拥戴,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和以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怀王宠姬郑袖为代表的腐败官僚集团形成了尖锐的冲突。
贪腐的权贵们岂能允许有人影响到自己的私利,国家前途是什么?百姓死活是什么?他们统统不在乎。这些腐败分子、卖国贼联起手来陷害屈原,可恨的是,昏庸的楚怀王竟然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到了楚国西南的穷山恶水,起用,再流放。而楚国随着屈原的放逐而没落,最终为强秦所灭……
屈原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活,在面对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国家时,面对滔滔不绝的汨罗江水时,屈原毅然决然地走了进去,也许,在他临死之前还想着要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国民的觉醒!
只可惜,没有广大民众的醒悟和力量,楚国的衰败也是必然。当然,我们仍然要热情地歌颂屈原,正是有了屈原这样的先锋式的人物,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才能带领更多的屈原式的人一起拯救楚国民众。
虽然,一个屈原拯救不了楚国!但屈原不知道的是,在他身后,在几千年后,陈天华也蹈海自绝,希望以此来唤起国民的觉醒。
而同样也在楚地,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也开始抄录《离骚》,准备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国民的解放事业当中。
这个年轻人的大名叫做——毛泽东!
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毛泽东就如痴如醉地学习《楚辞》,对屈原崇拜得无以复加。青年毛泽东当时读师范时做了一本专门的听课和读书笔记,取名为《讲堂录》。这本笔记前1页全部是毛泽东抄录的屈原的《离骚》和《九歌》。
不仅如此,毛主席对于屈原精神的颂扬一直到他的晚年时期从未停止过!
屈原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总是记着这位一生忧国忧民的好人,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人民领袖毛主席和老百姓的心是相通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