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2022-06-19 2308 2
作者: 佐伊23 来源: 佐伊zy 23公众号

  很多朋友在分析当期数据,分析得很好。我这里换个视角,把视线拉长一点,分析一下基本逻辑。

  今年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称,“从中长期来看,近5 年来,我国消费的实际同比增速呈现加速下滑趋势。这说明早在疫情暴发之前,消费走低的问题已经较为严重。”我按人大报告的年限列了个表,大家可以看看数据。

2020、2021年两年以2019年为基期计算几何平均值

  报告分析了各种导致消费下滑的因素,其中一项指出,“在疫情冲击下发生了一些非常明显的变化,财产性收入增速明显超过工资性收入增速……资产价格上涨弥补了高收入群体的其他损失,但工薪阶层和个体者的收入受损严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只是疫情冲击下的特有现象,而是2017年以来持续存在的现象。“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逻辑链条:“财产性收入增速超过工资性收入增速→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之间的增速差扩大→总体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支出增速下降”。

  注意,这是5年以来的整体趋势,而不是疫情导致的。

  但是,疫情加速了消费下滑。这首先体现在疫情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引发了上下游企业的利润差,即上游企业利润较好,下游企业利润被挤占。人大报告表示,“中小企业调查显示,在制造型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显著增加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八成企业表示无法提价,七成企业表示无法提价且无法通过控制其他成本费用支出来维持利润不变。”也就是说,上游企业多数是垄断企业,可以通过提价对冲成本(有些上游企业本就是生产资料的提供者),下游企业多是竞争性企业,无法提价对冲,利润被不断挤占。下图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走势图。

  下游企业多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中的雇员占全体就业人口一半以上。他们利润下滑,于是转嫁风险,要么降薪,要么裁员。发展顺利的时候,他们不会给工人分红,发展不顺的时候,他们会将风险转嫁到工人身上。

  再加上2021年下半年我国退出高强度刺激,以及疫情反复导致的各种不利因素,中小企业(也就是中小资本)生存环境更加恶化。下图是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指数,用于判断中小企业景气情况(SMEDI的取值范围为0—200之间:1、100为指数的景气临界值,表明经济状况变化不大;2、100—200为景气区间,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越接近200景气度越高;3、0—100为不景气区间,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越接近0景气度越低)。所有被调查企业均在2020年初受到重大冲击,后虽逐步恢复,但一直没有回复到疫情前的情况(虽然疫情前也不景气)。

查看余下4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智库智囊俯拾皆是,就没有人能就目前的困境给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吗?
建议:让这些“智”字头的大仙们,全部下放到社会基层,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智者”产生解决重大问题的紧迫感。
0条回复
近期市场物价涨幅较大。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