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臭集丑的莫言文学:阴风阵阵,颠覆国史

2022-07-03 13475 1
作者: 徐吉军 来源: 汉唐光辉

  在第一篇评论莫言的文章中,汉唐将以莫言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归为“逐臭集丑文学”。

  参考阅读:谈谈莫言的集丑文学!

  所谓逐臭,就是像苍蝇追逐粪便一样,绕开美好的事物,只专注于肮脏的角落,以脏臭之物为美味,甘之若饴。

  所谓集丑,就是道听途说绞尽脑汁放飞思想,搜集中华大地一百多年以来每个角落里发生的丑闻轶事,汇集到作者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最大的村庄大栏镇。

  逐臭是作者自身的主观意识,思维习惯,行为模式。集丑是创作风格,写作模式,文字技巧。

  通过这种“丑”的集聚,再加上作者的凭空想象,创造出令人震撼的丑恶、丑陋、丑态百出等丑到极致的效果。

  在我们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法中,经常看到一种反转型写作技巧。情节的转变是反转的内因,人物的变化是反转的外在表现。

  作者通过制造假象,误导读者,先将读者90%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常见的故事情节上,再植入一些细节,埋下伏笔,为后面反转做铺垫。最后反转的时候把细节放大,让隐藏的事件真相大白。此类反转是情节的反转,是人物命运的反转。

  在反转型写作技巧之外,还有对比型写作。通过正义与邪恶的对比,美丽与丑陋的对比,达到极度夸张的文学效果。我们常见的这种写作桥段有:极丑的外貌之下藏着一颗纯洁善良的心;非常贫穷的人面对弱者时乐于馈赠。

  此类对比是通过引导读者的心理落差,起到加强渲染的效果。

  然而,莫言的作品,几乎一路丑到底,黑到头,基本没有出现剧情反转。一切正常人所见到的世间真善美在莫言的笔下都是黑色状态,因为莫言就是要塑造一个罪大恶极丑到极致的人世间。

  一、罪恶的中国人

  在莫言的笔下,中国战乱不断,周围的人凶狠残忍。哑巴五兄弟作恶多端,后来哑巴加入了革命队伍也是杀人狂魔,是双手沾满鲜血的恶人。奶奶是封建礼教的罪恶代言人,父亲是一无是处的懦夫怂蛋包,村民是助纣为虐的王八蛋。

  他的奶奶上官吕氏疯了之后在驴粪堆里打滚,最后死于他母亲之手,仿佛这种弑祖情节理所当然。

  二、慈悲的瑞典爹

  在作品中,莫言给主角找了个瑞典牧师马洛亚当作生父。她的母亲生了九个孩子有七个爹,最后的双胞胎就是马洛亚牧师代表上帝给上官鲁氏赐福而怀孕的“双胞胎小杂种”。

  上官鲁氏带着双胞胎孩子去教堂洗礼,牧师马洛亚关上大门,转过身,伸出长长的胳膊,把我们搂在怀里,他用地道的土话说:“俺的亲亲疼疼的肉儿疙瘩呀……”

  或许在莫言看来,这段令人作呕的场景塑造了一个慈悲有爱的洋爹形象。不过,估计大部分读者都会感到,一个无耻牧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查看余下8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