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依依:中国人,为啥越来越不敢花钱了?
新冠历3年了,不知道大家的口袋里还有余粮吗?
反正,我是两手空空。
前段时间有这样一条新闻,说的是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创出近年同期的新高。
10.33万亿元,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在上半年,平均每天约571亿存款涌向银行。
光这每天的存款,都让我这个没见识的乡巴佬惊掉了下巴。
如此巨额的存款,从媒体的口中说出来就是:中国老百姓更爱存钱了。
然而,咱们换个角度去想,这难道不正说明:中国老百姓更不爱花钱了么?
一场疫情,让多少人从中产跌到无产,消费降级,欲望降低。
又让多少无产陷入赤贫。
根本不存在什么报复性消费,有的只是习惯性省钱。
疫情之下大家都趋于保守,担心收入突然腰斩,又或者直接被裁员,房贷车贷没着落,全家生活苦作乐。
求稳,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消费者的储蓄意愿达到了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58.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愿意存钱,而不是花钱或投资。
相比于在化妆品、珠宝、服装、家具、汽车和外出就餐这些方面的支出大幅下降,人们在食品和饮料等日用品上的支出却在增加。
我需要给自己一些安全感,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是的,也没人知道自己的存款会不会在明天变成别人的非法吸储。
即便如此,相比于消费,老百姓还是用脚投票,选择把钱存起来,节衣缩食,备好“粮草”。
不过,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已经开始吃老本了,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存到银行。
又拖“中国老百姓更爱存钱了”的后腿了。
平均真是个好东西。
只谈总量不谈分布就是耍流氓。
是5万存款的人变6万了?还是100万存款的人变200万?最可怕是5万存款变3万,100万存款变300万。
中国14亿人,简单一个“平均”数据,有时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大多数老百姓的境况。
银行的钱可不一定都是无产J级存的钱。
还记得曾经招行的那个二八问题吗?
2020年招商银行的财报表示:2%的人拥有82%的存款,客户人均资产高达240.76万元。
注意,这也是人均哦,要知道富人中还有更富的那部分存在。
财富的二八定律,不仅仅作用于招商银行,极少数人持有绝大多数资产,是整个社会,乃至世界的普遍情况。
毕竟,6亿中国人月收入仅仅1000元而已。
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有多少余力去增加存款呢?
或许,连温饱才刚刚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