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穷人很反动?
“越穷越革命”
是革命史中的一句谚语。
贫穷曾一度成为衡量人革命先进性的重要标准。
在经典老电影《牧马人》中,村民把李秀芝介绍到许灵均家。许灵均家徒四壁,但村民道:“什么都好,就是穷点。不过,越穷越光荣嘛。”
可见,在当年,贫穷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积极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类似的话语。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国藩云:“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当然,这并非是对贫穷本身的赞美,而是对人面对困厄处境时,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赞美。
某种程度上讲,贫穷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和勇气。
当人民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才有高喊“不自由,毋宁死”的革命勇气。相反,手上有点坛坛罐罐,反而会患得患失,游移不决。
赤贫的群众,从来就是革命的主力军。
不过,也有人会发现,现实中的许多穷人,别说革命性,就连改善个人生活的积极性都没有。他们躺平摆烂,不思进取,自私猥琐,小富即安。活脱脱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阿斗样。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就反映出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
一个人的革命性,受物质客观条件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还是主要的影响。但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有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其对世界的看法还会受到自身文化教育的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於这个阶级的。”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必然会实行有利于本阶级统治的教育手段,将民众培养成守分安命的顺民。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灌输等级观念和颓废的人生观。明确尊卑贵贱,倡导及时行乐,使受教育的民众甘心做臣子和奴仆,沉迷于感官享受,不思进取;一种是推行愚民政策,不允许民众掌握知识,从而限制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没能力革命。
当然,在现代社会,不允许人上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一方面在于这与资产阶级承诺的民主自由相悖。另一方面在于为了更新和运用生产技术,资产阶级也需要培养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公民。
所以,资产阶级甚至为此创造了义务教育。
《大国崛起·帝国春秋》纪录片介绍:“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他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放弃了愚民政策,它只是以更巧妙地方式进行着罢了。比如,义务教育之后,高昂的大学学费。
在美国,优质大学的学费,一学年通常在五万美元以上。这显然不是普通家庭所能负担的。能在美国读常春藤名校的人,往往非富即贵。
于是,继财富分层之后,资产阶级运用教育将人再次从智识上分层。有产者的子女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学习高精尖的知识;无产者的子女即便智商不输于前者,也会因经济上的窘迫而无缘进入优质大学。
在限制了无产阶级的上升通道后,资产阶级又通过制造奶头乐,宣扬利己主义等方式,瓦解着无产阶级革命性。于是我们便看到很多的无产者要么在奶头乐中虚耗光阴,要么在利己主义的指引下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好点的变成工贼,坏点的变成流氓。
然而,在资产阶级忙着构建其与无产阶级的鸿沟时,阶级斗争的发展竟使其内部也产生了异己的力量。一批有才学有良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蜕变成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家。
《共产党宣言》指出: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列宁在《怎么办》中也指出:“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由是之故,“越穷越革命”,作为一句谚语,一句经验之谈,有其合理性。但绝不是合格的共产主义者用来鉴别同志和敌人的唯一指南。
那种认为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其革命性或反动性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认清了这一点,至少能给我们两点启示:
第一,无产者应当自觉抵制奶头乐、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增长才干,不做无产阶级的叛徒。
第二,对于资产阶级中的个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以仇富的心态将他们一概挂路灯。应当注重团结其中的有识之士,引导他们走向民主的、革命的道路。
如此,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行稳致远,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