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说师德师风

2022-09-02 962 0
作者: 周炜 来源: 乌有之乡

  又是一年教师节临近,人们难免谈起教师这个职业和师德师风问题。

  关于教师,中国唐代教育家韩愈有句千古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就是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教学生“做人”,就是“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学生“做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师德师风。中华民族自古有崇尚师德、弘扬师德的优良传统。师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现代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体现了教师的人格和追求,决定了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程度,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对学生灵魂的影响是通过耳濡目染从而潜移默化的。

  “捧着一棵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毛主席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就是良好师德师风的楷模。黄大年教授就是当代良好师德师风的典范。

  黄大年教授时刻心系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把祖国需要放在首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黄大年教授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崇洋媚外的当代中国公知们一贯热爱的英国国籍,放弃了国外的花园别墅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工作,把自己在国外学习掌握的最前沿科技成果和个人经验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并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黄大年教授堪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新时代公费留学不归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典型,是以良好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之一就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行为示范来教育感化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教师自己应当精通(高校教师对于世界最新科学技术可以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要求学生崇尚的风气,教师自己应当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教师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此正所谓“身正为范”。

  在社会主义国家,教师良好的个人修养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各种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作最彻底的决裂,并坚决进行斗争。

  近四十多年来,由于“告别”了革命,放松了阶级斗争,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之一的教育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意识几乎彻底消融,毛主席的教育方针也随之被精英们篡改——本来就是“德、智、体”嘛,结果生生冒出来个狗屁不通的“德、智、体、美、劳”。实际上,属于知识、技能培养的,一般属于“智育”,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大的争议;凡是涉及立场、情感、态度、作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方面养成的,一般属于“德育”;德育、智育、体育也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世界上哪里还有什么独立于德育、智育、体育之外并可与之并列的“美育”和“劳育”!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