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政坛地震,白左终于逼出了“纳粹”
昨天,瑞典首相玛格达莱娜·安德松宣布,她所领导的左翼联盟在大选中落败,因此她向议会提出辞职。她本人将留任社民党主席。
本来西方国家政党“你方唱罢我登场”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但欧洲媒体却将瑞典这次大选结果称为“地震”。
因为带有纳粹色彩的“瑞典民主党”不仅成为第二大党,而且属于获胜的“右翼联盟”。欧洲通常认为这种极右翼势力会在中欧或南欧国家获胜,但想不到这次发生在白左遍地的北欧。
安德松担任首相的时间很短,她是以社民党主席身份在去年11月接替辞去首相职务的勒文而上台。然而,8个小时不到她又宣布辞职,因为瑞典绿党由于预算案没有通过,退出了联合政府。
经过议会重新投票后,她再次当选(社民党单独组阁),2021年11月30日她前往王宫,被国王正式任命为首相。
安德松是典型白左政客,在不到一年执政时间内,她主要干了三件事:
一、5月5日,代表瑞典承诺向乌克兰提供320亿美元的援助款(分期支付)
二、全力推动对俄罗斯每一轮制裁,包括还未推出的第八轮制裁。
三、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弃中立原则,申请加入北约。
她还跟英国前首相约翰逊打得火热,6月份为了显示英瑞两国支持泽连斯基,两人还上演了一出船戏,以示同舟共济。
约翰逊翻船了,她现在也跟着去了。
瑞典社民党起初认为反俄路线是可以赢得大选的,再加上社民党是瑞典的天然执政党,安德松信心满满。
然而,俄乌冲突带给瑞典的能源危机、经济危机严重程度超出了她的预估(如果有预估的话),许多瑞典企业面临破产,而且瑞典冬天的寒冷程度是泽连斯基的热情温暖不了的。
8月底,瑞典最大西红柿农场宣布放弃冬天种植,因为电费成本过高(相当于平时的6倍),无法从客户那时收回。
这件事被右翼势力拿来猛攻社民党,但到了8月29日,瑞典外交部长安.林德仍然声称坚持要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
一边是价值观,一边西红柿,瑞典人要哪个?
到了投票前,中左翼联盟与右翼联盟的民调已非常接近,基本上是48%对48%。
瑞典议会共有349个席位,谁先过半(175席)谁就获胜,9月14日,右翼联盟已获得176席,所以安德松宣布败选。
右翼联盟主力是“瑞典民主党”,它的前身是瑞典“纳粹党”。以单独政党来算的话,它这次获得73席,仅次于社民党的107席,成了第二大党,这在北欧是难以想象的。
二战时,瑞典尽管自称“中立国”,但暗中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矿产资源,1938年成立瑞典“纳粹联盟”(SSS),亲纳粹势力在瑞典当时颇为吃香,像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就曾是SSS少年团成员。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