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储备持续下降,去美元化如海潮蔓延
今年2022年,绝对是变化的一年,是多变的一年,去美元化的势头越烧越旺。过去,世人只是说,中俄伊三国在进行去美元化。把去美元化归因于那些不满意美国的国家。
以往,许多人认为,去美元化的只是一小撮国家,成不了大事,无法撼动美元霸权。
曾经我们说,欧洲、印度,以及一些国家会担心,遇到美元荒的时候,没有美元可以用。也担心会被美元收割。然而有人说,言之过早,美元霸权牢不可破。
然而,现在不仅仅是中俄伊三国在去美元化,不仅仅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会担心,就连美国的盟国,以及标榜中立的瑞士,也在进行去美元化,或是预做准备。这包括欧洲、日本等美国的盟友。
看来,是时候了,美国需要把世界货币的权力分享出去。同时,这也是中美俄欧四方博弈的关键。
首先,美元储备在全球货币储备的份额又下降了。据IMF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美元储备占比已经滑落到58.8%,这是25年来的低点。去年同期是59.43%。
另外,根据SWIFT的数据,美元支付在7月份的全球使用份额,也从2020年的43.5%降低到41.16%。
这是美元支付与美元储备双双下滑。这个信号在今年俄乌战争的背景下,更加不寻常。根据以往的经验,国际上每当出现战争的时候,而且是稍具规模的战争,资金会往美国流动,美元会上涨。这对美元支付与美元储备会是正面的作用。
然而,按照七月份的数据,俄乌战争至少已经进行了四个月,美元支付与美元储备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就指出了一个新的趋势,美元在国际上的流通地位,正在走下坡。
更不寻常的是,除了那些被美国制裁的国家,在进行去美元化,美国的盟国、盟友们,也在进行去美元化,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如此,美元支付与美元储备双双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结果。我们尽可能按照时间轴的次序说明。
首先,是因为欧元区的出现。
1999年1月1日,欧元(Euro)正式启动。作为欧盟大多数国家的单一货币,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强势货币。
我们看一下画面。画面上是欧盟与美国的GDP对照图。蓝色条纹的是欧盟的GDP,黑色曲线是美国的GDP。
我们可以看到,欧盟的GDP跟美国相当。2000年之前大于美国,2000年初期被美国超越。之后,欧盟的GDP再次超越美国,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欧盟进行了几次扩容,分别于2004年,2007年,与2013年。但是,2015年之后,欧盟的GDP被美国超越,一直到今天。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