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产和小生产外还有第三条道路吗?对考茨基思想的回顾与延伸 | 农政经典

2022-10-08 821 0
作者: 侯赏 来源: 食物天地人

  导语

  “大生产、小生产孰优孰劣”已成为当下中国农政研究中一个常见的争议。民粹派学者借以强调小生产的生产效率高来论证小农经济的强韧性,主流经济学者则将农业资本化视为农业现代化的未来,那么,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大、小生产的问题有着怎样的看法?

  本文回顾了考茨基在《土地问题》一书中对大、小生产所作的比较,但考茨基的比较超越了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层面,更加深入地考察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系统。

  今天,关注农业问题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力量,呼唤建立社会主义农业以改造土地私有制度、建立农民间真正的合作;呼唤建立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呼唤建立集体农业以实现农业多功能性。在这样的愿景中,小农虽然最终会消失,但是是接受了积极的改造,循序渐进成为社会主义大生产中一部分!

  本文是我们的志愿者在参加2017年秋季学期“人民食物主权网络读书会”时,阅读了德国政治理论家考茨基(1854-1938)的作品《土地问题》后所撰写,读书材料见文末。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推送三期对农政经典理论的讨论文稿,敬请关注!

  责编|阿大

  后台编辑|童话

图片来源:网络

  01

  考茨基对于大、小生产的比较及其看法

  考茨基的《土地问题》一书首次出版于1899年,被列宁评价为“是《资本论》第3卷出版以后当前最出色的一本经济学著作”,弥补了此前马克思主义缺乏系统考察农业资本主义著作的空白。在该书上卷的第六、七章中,考茨基首先分析了农业领域大生产较之小生产的优势,他认为大生产对于小生产的取代将是必然的历史趋势,但他也承认,这一历史趋势的实现也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障碍。

  在该书上卷的第六章中,考茨基指出大农场较之小农场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土地,人力,牲口;

  使用农业机械,提高效率;

  容易获得贷款和较低的利率;

  进行有效劳动分工提高效率和劳动质量;

  专门的脑力/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计划管理;

  规模效益:统购成本低,销售渠道直接(减少中间商),贴近市场,基础设施兴建(水利等)。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小农有着“勤劳、节俭、用心”等优点,但是考茨基尖锐地指出,这些优点实际上却是以农民的过度劳动、营养不良、丧失其他生活追求、牺牲儿童教育与健康等为代价的,实际上,他们的生活质量连临时工都不如。

  对于农业合作社的问题,考茨基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信用贷款、统购统销是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经营范围,虽然这些对于小农有一定的帮助,但主要利于大中型农场。因此,农业合作社的出现最多只是延缓小农场的衰落,更有可能的是进一步拉大大、小农场在生产和市场方面的差距。尤其是统销合作社,成功的基本都是大农场,那些由单个农民家庭组成的合作社,在生产条件、过程和质量上无法实现标准化,因而其经营往往不能成功。合作社只有涉及农业生产的核心过程,才能对小农有利,因为此类合作社要求更高的协作、管理和劳动分工。

查看余下8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