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如欲评论乌克兰,必须参照阿富汗
认识一件事件的发展趋势,选择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极其重要。
这段时间,乌克兰问题陡然激化。
乌克兰问题,涉及俄罗斯、欧盟、北约,特别是还有美国。
于是,大家都来评论,都装作要回应一个问题:会不会打起来?
会不会打起来,当然是看美国,它是战争的策源地。不是说帝国主义就是战争吗?
那么,乌克兰会不会发生战争,也要看美国。这是不错的。
但是,如何判断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可能采取的行动?由于我们不是帝国主义的参谋长,我们虽然战略上知道它最爱捣乱,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捣乱,捣乱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我们的专家学者出来分析一下。但,我认为,那么多专家似乎没有选一个好的参照物,他们似乎都回避了阿富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采取的行动的影响。
参照物,通常要有较强的参照价值,距离事件越近越好,性质越相仿越好。
分析判断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可能举动,最好以阿富汗战争为参照物。
可不可以以中国的解放战争,还有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为参照物?这三场战争,美国都是主角。当然也可以,不过,这三个参照物由于距离较久远,参照性不太强。
而阿富汗战争是美国人在所谓多极化年代发动的战争,而且去年刚刚结束。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去年刚被蛇咬过,那今年,应该正是“怕井绳”的时候。俗话又说,“好了疮疤忘了疼”,美国的阿富汗战争疮疤去年刚好,应该还不会忘了疼。
所以,以阿富汗战争为参照物,分析判断美国的下步举动,我认为最为恰当。
阿富汗战争,持续20年之久。发动之初,美国人认为万无一失,没有任何坏处。
阿富汗战争,美国投入了2万亿美元。
阿富汗战争,美国死了几千大兵。
阿富汗战争,美国铩羽而归,一无所获,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外强中干。
阿富汗战争之初,中国的主流媒体,大肆宣扬“高技术局部战争”,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还有零伤亡。似乎,那就是新型战争的典型表现形式。美国将所向无敌,它想打谁就打谁,再也没有哪支力量能够阻挡美国霸权的步伐。一位穿着空军上将衣服的中国名人说,美国这样伟大的民族,它不统治世界,谁统治世界?它不称霸,谁称霸。环球时报甚至派出了随军记者邱永铮,跟随美国大军,近距离观察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为其胜利大声叫好。
事实证明,从阿富汗战争上美国没有找到任何好处。这和当年美国出兵时的预期、中国专家学者的分析判断,完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