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称新冠死亡59938人,和实际差距多大?
提要:必然如此。
2023年1月14日新闻发布会,卫健委称2022年12月8日-2023年1月12日全国医疗机构累计在院新冠相关死亡59,938例。
放开仅一个月,新冠死亡人数就达之前三年累计新冠死亡(5235例)的10多倍,这已经是非常惨重的损失了。但是,这仍然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致。
2021年,全国死亡1014万人,平均一个月死亡84.5万人。如果仅仅多死了59,938人(7.1%),是不可能让各地火葬场持续超负荷运行的。见文章:这一波疫情死了多少人?
会上,澎湃新闻记者就直接质疑:
“网友反映,目前对外发布的疫情信息和群众感受不一致。请问,接下来新冠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工作将如何开展,如何保证信息客观真实?”
卫健委疾控中心打了个官腔,说按照“乙类乙管”后,以疾控中心网络直报为主体,会督促各地认真落实信息报告工作。
那我们就到疾控中心的网站看看,是怎么报告疫情数据的?
疾控中心的最新疫情数据报告是2023年1月8日的,它说现有确诊病例118,147例,其中重症7557例,累计死亡5272例。
疾控中心也喊冤,我的数据是要靠各地上报的,下面不准确报告,能怪我吗?
你们就互相扯皮吧。
大道天下智库的文章《第7期 瞒报是问责制的副产品,也是敌人攻击中国的借口》解释得很清楚,瞒报是问责制的副产品。有问责,必有瞒报。西方死多少人没人需要担责,自然没必要瞒报。
面对休克式开放的惨重损失,谁都怕被问责。唯一的选择,就是少报。见文章:这一波疫情死了多少人?
如果59,938是真的,按人口比例,这一个月新冠死亡北京941人、上海死亡1027人。
我们知道,2022年的上海奥米克戎疫情,在基本没有医疗挤兑,包括张伯礼在内的全国医护援助下,感染66万死亡588例,感染死亡率0.09%。现在上海感染人数至少一千多万,疫情海啸是66万人的20倍以上,哪怕死亡率不变也至少是万人级别的。怎么可能只死亡1000人左右?
正常情况下,上海平均一个月死亡1.1万人,1000人死亡也不会造成火葬场超负荷。
因此,公布的数据,有可能少了一个数量级。见文章:这一波疫情死了多少人?
不过,毫无疑问,胡锡进这样的人一定会跳出来,进行一贯的溜须拍马和骑墙式表演。见:胡锡进是反面典型,抗疫中媒体的表现不及格
但是,既要做到放开,又要尽量做到不死人、少死人,也是有办法的。
2022年上半年的奥米克戎疫情:
我从微博上看到,有的地方殡仪馆规定死亡证明上“死因”一栏不能写新冠,如写新冠就不给火化。
我从微博上看到,有的地方殡仪馆规定死亡证明上“死因”一栏不能写新冠,如写新冠就不给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