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丨新自由主义泛滥:高校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
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新自由主义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走上历史舞台。20世纪70年代,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上台,在否定凯恩斯主义声浪中,新自由主义占据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其经济理论大力宣扬“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其政治理论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已不再是仅停留在口头、书面上的理论学说,而是逐渐泛滥为部分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改革的正确方向,并以“资本控制论”智能技术挤压、“超时工作制”岗位空间挤压、西方学科体系的产业融入脱节、思想意识形态的就业价值破坏,成为高校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
一、“资本控制论”对高校生就业的智能技术挤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1];“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2]。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时代,如果劳动相对于资本更重要,将在创造发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劳动解放”,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如果资本相对于劳动更加重要,将导致部分岗位退出历史舞台,引发技术替代劳动的“失业解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倾向资本。由此,“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道德伦理”极为重要。
2013年牛津大学奥斯本对美国702种职业智能替代概率研究,认为未来20年美国47%的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据麦肯锡研究:至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需重新就业[3]。近期,ChatGPT的出现,更意味着将产生新一轮产业变革,与高校生就业紧密相关的10类工作将受到重要冲击:1.技术类:程序员、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2.媒体类:广告、内容创作、技术写作、新闻;3.法律类:法律或律师助理;4.金融类:金融分析师、个人财务顾问;5.市场研究分析师;6.教师;7.交易员;8.平面设计师;9.会计师;10.客服人员[4]。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创造的发达生产力,以新自由主义私有制“资本控制论”还是以马克思主义公有制“自由人联合体”,将使人类面临“资本私有制深层劳动异化”与“社会公有制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分岔路口。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发展中,人工智能“有助于异化劳动向自由自觉劳动转变、有助于社会关系朝着真正的人际关系发展、有助于按需分配原则的确立,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形成”[5]。但是,新自由主义鼓吹主张的“私有化,认为是保证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私人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企业,要求对现有公共资源进行私有化改革”[6],便出现以“资本控制论”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资本增殖只向高利润空间发展,形成以控制论资本主义或算法资本主义为主导,由此形成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资本巨头垄断劳动力市场,直接性挤压高校生就业空间,并快速拉大贫富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