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为何说没有公有制经济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因为私企造不出来,才不得不让国企来造
李阳
按公知们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私企本来发展得好好的,只因为“极左”捣乱,硬把好好的私企共了产,变成了国企,这才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灾难。换句话说,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中国的国企根本就不需要,是国企损害了私企、妨碍了私企而不是相反。这纯粹是弥天大谎。
1949年之前100多年,谁禁止中国靠私企发展要害工业了?想靠市场经济规则、靠私人企业发展中国要害工业的人多了去了,结果一事无成,要害工业一个都没发展起来。
以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为例:1936年国民党以蒋介石50大寿为由发起“献机祝寿”活动,筹集了一笔钱。当时负责航空事宜的宋美龄却把这笔钱放到美国银行里吃利息,理由: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达不到外国的水平,飞机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向外国买飞机没多久就过时。结论:造不如买,早买不如晚买,把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等需要时再买最先进的最合算,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战争一爆发,军火价格暴涨;国际一封锁,中国有钱买不到;好容易买到一点还运不到。原先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如意算盘结果却是最吃亏。
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全球的条件下,中国已经失去了靠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的历史时机。那时,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操纵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大鱼吃小鱼的只能是实力雄厚的国际垄断资本。中国私营企业跟在国际垄断资本后面打下手拾遗补缺还可以,但想搞独立的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门都没有。你势单力薄,靠市场经济连迈进门坎的实力都凑不齐。即便勉强迈进门也是一露头就被打掉。你既不制定游戏规则又无力抵御游戏规则,人家玩弄“市场规则”把你消灭在萌芽状态易如反掌。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里,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结论必然是“什么也别干、给人家当奴才当小工最合算”。
根据中国人多年挨打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要害工业、要害资源。公有私有,要害是中国必须拥有;让中国不挨打的经济体制就是好体制;这问题,那问题,中国没有要害工业、要害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全球的条件下,中国想要发展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仅靠私人企业、靠市场经济根本不行。既然市场经济、私营企业靠不成,那就只能靠国营企业。
逐一分析中国现存的要害骨干国有企业,基本全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干起来的,根本不是把现成的私营企业国有化共了产而来的:航天、铁路、电力、水利、制药、造船等等,无一不是新中国成立后靠着举国体制从无到有干出来的。靠私企弄不出来,才不得不靠国企创造了出来。不是国企撬了私企的行,而是国企补了私企的缺,是私企搞不出来了才不得不求助于国企(国家)之力。这才是历史真相,这才是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