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中核、中铁多名官员被查,国企再掀反腐风暴
近期,国企再次掀起反腐风暴。
3月27日,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动员部署会召开,确定对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30家中管企业党组开展常规巡视;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等5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开展巡视“回头看”。
此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到湖北进行首次外出调研。在对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时,他指出,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数位专家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当前,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最大挑战和任务之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监督保障。由于国企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地位,因此成为此轮反腐的重点。
国企反腐,恰逢其时
3月31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被官宣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成为此轮国企反腐最新落马的官员。
3月以来,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所公布的消息,已有数位国企官员被查,包括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在内的国有大行8人,以及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玮,中核集团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原党委书记、副大队长郭志平,航空工业原总经济师姚江涛,中国船舶集团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陈福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高级副总经理陈俊豪等人。
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国企反腐早在今年1月已有部署。
今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为国资央企纪检监察机构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此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数次发文,强调必须要深化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治理。2月23日发表的《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文共3500多字,8次提及央企。外界分析认为,此文释放了强化央企监管的鲜明信号。
文章指出,要坚决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
国企反腐之所以重要,与其特殊的性质有极大的关联。《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发表《透析国企腐败与反腐败》,分析称,“国企既不是完全的公共组织,也不是纯粹的私人组织,它介于两者之间。而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腐败问题多出现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结合处。显然,国企的双重组织属性更容易满足腐败发生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