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民:国企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1978年算起,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十多年了,但是国企改革依然没有成功,依然没有完成。有人说国企改革永远在路上。
为什么社会主义工商业的改革仅仅只用了七年时间就完成了;为什么国营企业的存在也不过二十多年时间,而国企改革经过四十多年还没有成功呢?
事实上,国企改革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1,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西方国家有国有企业,解放之前的民国也有国有企业,甚至封建王朝也可以有国有企业。那我们所建立的国有企业与这些企业的区别是什么呢?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很显然,对于这一基本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改革是难以顺利展开而且也难以成功的。
2,改革前的国有企业,过去称为国营企业。这国营企业是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它是一种错误模式还是正确的模式呢?如果说它是一种错误模式,为什么苏联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强国,我国也是在这种模式基础上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主导的新兴国家?如果说它是一种正确的模式,那为什么国营企业又存在着类似“政企不分”、“主体缺位”及“缺乏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等弊病呢?
3,国企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阶段开始的。但为什么这一阶段的改革失败了呢?这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明确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扩权改革对在何处?错在何处?
4,在国企改革的第二阶段,我们借鉴农村改革经验进行了建立和推广经济责任制的改革。但在改革中的国有企业,尤其是进行了承包制承包制的改革之后,许多企业出现了亏损的状态。为什么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呢
5,在国企改革的一个较长时期内,我们一直强调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但是,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改革是有国营企业是什么样的经营机制?它的弊病是什么?我们需要转换的又是什么样的经营机制呢?
6,在改革的第三阶段,我们把国企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股份制?
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是要弄清什么是现代企业。国有企业能够成为何种企业?国有企业需要成为何种企业?怎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成为现代企业?
8,《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明确要“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在这里涉及到的基本问题是:现代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有哪几种形式?改革前的国有企业是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如果是,它是何种经济实体?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国有企业能够能不能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如果能够的话,国有企业怎样才能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
9,有人说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但是,西方国家同样有国有企业,为什么这些国家实行的资产阶级专政和统治呢?能够作为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国有企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国有企业?
10,国有企业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公有制企业,是需要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要求的,是需要实现按劳分配的。劳动者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权利要求?产权制度又是什么性质的制度?建立产权制度的国有企业能够体现劳动者当家做主的要求吗?能实现按劳分配吗?
11,“政企不分”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弊病之一。实现政企分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是,按照产权改革的思路,能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吗?
12,我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宏观经济体制适应作为经济实体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呢?不是让公有制企业适应宏观经济体制的要求呢?换句话说,是让国有企业改变来适应市场体制?还是让市场经济体制来适应作为公有制经济实体的企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从而使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呢?
13,国有企业改革,是消灭国企还是搞活国企?我们的国企改革是消灭国企还是在搞活国企?什么样的改革是消灭国企的改制?什么样的改革是搞活国企的改革?
14,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是国有制为体还是企业制度为体?是企业制度来适应国有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来适应企业制度?或者说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
15,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国有企业的主体和国有资产的主体有没有区别?国有资产的主体就是国有企业的主体吗?
16,国企改革涉及职工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的满足和发展。在我国农村出现了“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自己的”的分配模式,这种模式实践证明是兼顾三者利益、使个人、集体和国家相互满足、互相促进的、全面发展的最适合经济模式。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没有重视这种模式的学习和运用呢?
17,在《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解析》(第009页。李锦著,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谈到了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所有权代理人链条太长,链条末端代理权太集中,高官贪污风险加大。我国是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财产,由中央政府代表,中央政府委托国资委代理,国资委委托董事长做代理人,也叫出资者代表,所有权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经营权也集中在这个人身上。而公司的股东无法对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约束,企业外部的监督也无济于事。目前确实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管理得了这个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双重权利的掌管者,结果什么问题都出来了。由于权利界线不清晰,以致使法律上所有者和经济上所有者之间形成了‘共同财产’和‘公共通道’,国有企业常有的贪污浪费、暗分私分等行为使国家资产遭受侵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以高官贪污案为例,涉案金钱数目巨大。要害是,那不是抢银行得手的巨款,而似乎是‘法定权利’的副产品。‘利用职权’能带出如此数目巨大的非法收益,不能不判定现行职权利用体制存在着巨大漏洞。央企名义上全民所有,但普通民众不仅难以受益反而受害,陈同海、蒋洁敏、宋林式腐败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改革前的国营企业是不存在贪污腐败问题或很少存在贪污腐败问题的,但为什么改革中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呢?这样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18,改革前我国国营企业的体制是模仿苏联模式而来。而改革后的国企改革,特别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质是搬用西方国家的股份制模式。而事实上,无论是改革前的国营企业模式,还是改革后的股份制模式,其实质都“国家所有制+产权制度”的模式,就性质而言,两者并没有实质区别。而追究苏联模式的国营企业形成原因,实质也就是苏联人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照搬了西方企业的独资经营模式。而我们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引用股份制的改革地,与苏联人建立国营企业制度的做法并无两样。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国企改革有没有真正解放思想?有没有真正的实事求是?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国企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成功,当然也谈不上完成。
关键的问题是,现有的改革理论,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文/钟建民,本文为作者投稿红歌会网的原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