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郝贵生老师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学习体会

2023-06-21 1020 0
作者: 李震 来源: 红歌会网

  从2023.4.1开始,郝贵生老师为我们做了连续7期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以鲜明的风格对《提纲》内容逐条做了深入讲解,理论联系实际阐明了《提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全网引起一定反响,文字阅读量数万,B站视频播放量过万,音频收听量也有数千,受到了广大马理论爱好者、学习者的一致好评。兹简单谈一下个人学习体会。

  一、授课风格别具特色

  1、科学性彰显斗争性。

  郝老师的解读坚持了科学性,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读。而不是用修正的、实用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机会主义等观点来解读。其多处极富斗争性的语言震耳发聩。而这个斗争性,正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内在特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的统一。

  2、不做御用文人,不搞象牙塔,不做学院派。

  郝老师继承发扬了老一辈马理论学者的文风,简明、透彻、易懂、面向群众,真正践行了群众史观,不用西化、欧化、学院派的语言拽文,逻辑清晰、概念准确。不采用御用文人的学术态度,不谄媚、不媚俗,坚持原则,坚持立场。

  3、原文解读精准,联系现实深刻。

  郝老师此次对《提纲》的解读,在原文原意的阐释上非常精练,聊聊数语就把内涵解释清楚,而且非常准确,因此说是精而准。而在联系现实上,不但紧密结合而且合理引申,把历史问题、现实问题和马主义的精髓、全部马理论都有机的融会贯通,从对《提纲》的解读,几乎讲透了马主义的主要内容。这是十分难得的。

  二、疑点难点解释透彻

  一直以来,人们对马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的理解都存在很多疑点难点,郝老师通过对《提纲》的解读,直接、透彻、简明的解答了一些重点典型理论问题。

  1、讲明了马主义的实践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

  郝老师指出:马克思完全超出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承认人的能动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主要就是实践活动,实践就是理论指导下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如果不能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不是实践,而只是活动。而人类的实践主要是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和认识活动的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由此发现了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物质性因素。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物质”、“社会存在”的因素和根本内容。

  2、讲明了怎样科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

  提出了什么样的实践才能检验真理,澄清了应该被检验的是不是真理,指出了完整科学的表述应该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千百万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革命实践(即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改造世界的活动和促进无产阶级自身改造的实践),才是检验一种思想理论是否为真理的最终根本标准。提出从实践中产生、又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理论、认识也是真理的标准。讲清了对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的评价受阶级立场和思维方法的制约。讲明了社会科学领域是否存在真理。阐明了在实践之前如何检验指导实践的理论是否为科学。这一讲也是仅次于第一讲为什么要写《提纲》之外播放量最高的一期。

查看余下7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