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改变世界(本周讲座预告)


  【郝贵生按语】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时,特别强调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他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的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心脏是无产阶级。”恩格斯也说,要努力增强工人阶级的理论感。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毛主席在世时,就针对全党的学习状况指出,要认真看书学习,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我党懂马列的不多。他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哲学,并要求理论工作者“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上世纪60、70年代,全国掀起了群众学哲学的运动。当代中国更加需要全党和人民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此,笔者作为一名专业理论工作者准备把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详细系统地解读,以供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这是第七讲。

  【特别预告】本周末有郝贵生老师线上讲座,本文为讲座大纲,请提前预习。地点在腾讯会议,详情看下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改变世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读之七

  郝贵生

  我们今天讲《提纲》的第七、八、九、十、十一条,重点是讲第十一条。

  第七条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这一条是第六条的继续和深化,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因而人的各种感情关系如友谊、爱、道德、宗教等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不存在脱离社会关系的永恒不变的感情关系。

  第八条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这一条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这是对第一条思想的延续和深化,再次明确阐述唯物史观的最基本观点,即社会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派生出来的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这一点构成了唯物史观的最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多出强调,人们要生存,要从事政治、文化、科学、艺术等社会活动,必须首先解决吃、喝、穿、住的问题,即必须解决从事社会活动所必须的物质资料问题,为此,就必须进行生产活动。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解决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里,就是阶级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这就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它和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人口构成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的基本要素。

查看余下8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