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分析毛主席为何不被理解?受国之垢,受国不祥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特别纪念版】
伟人离开我们47年了,我们要好好学习他的思想。
前言
如果道的思想有一个形象的话,那一定是个女性的形象。
如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道,正是生成天下万物的母体。
又说: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他独自从大道母体那里汲取力量。
还说:知其雄,守其雌。
雄,是子体,是具体的方法,是实践,是用强。
雌,是母体,是方法的源泉,是思想,是用弱。
大家好,我是游人。
今天我们来深度解读,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特别版)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除了多处以母体比喻大道,还多处以水喻道。
为什么像水呢,有很多由传统糟粕发酵而成的解读,说什么包容、不争、做个烂好人等,这些解读都有一股盖不住的泔水文化酸臭味,臭不可闻。
恰恰相反,讲水的柔弱,不是在说什么包容的品德,而是在讲斗争的技巧。
在上一章,老子就具体阐述了社会变革的两股力量,其中有两句话,闪闪发光。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就是天人斗争,它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
老子提出的跳出周期律的答案,是让道者有余以奉天下,功成不居,不贪天之功。
但这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会有一大批有余者反对。
道者要面对的,是所有反面力量的联合进攻,他必须战胜他们,才能保护所有的不足者。
这一章,是在讲斗争的艺术。
天下莫柔弱于水。
水柔弱无形,好似大道无形,正如思想也是无形的。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要攻克事物,要用兵道思想。所谓:以正合,以奇胜。
任何有形势的事物,只要了解它,都可以找到克制的方法。
万物互相克制,是有形克有形。
而水是最像道的物,任何有形的物,即坚者和强者,都无法战胜无形的它。
以此类推,万物更无法战胜无形的道。庄子说:物不胜天久矣。
无形的思想也是不可战胜的。
以其无以易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个世界只有变化是不变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无极的大道。
所以道虽柔弱,却可以驰骋于万物之间,影响和变易万物,而不为万物所易。
这第一句就翻译完了,本句是讲自我保存的道理。
在残酷的天人斗争中,有道者常常会陷入重重包围,他会被默默孤立,他的思想,会被束之高阁。
圣人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在争一己私利,他也从不相信自己信任的百姓会害他。
对于这种人,《淮南子》是这样描述的:是以处上而民弗重,居前而众弗害,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于万物也,故莫敢与之争。
奸邪们不敢直接反对他,不敢直接和圣人抗争,也不敢害他。
但是,虽然圣人可以做到自我保存,但有时候却无法保护战友。
因为奸邪可以切断他与天下的联系,可以“清君侧”,让思想的母体,失去实践这个子体,让老师失去学生,让后来的学生失去真正的老师。
即知其子,才能复守其母。失去了继承者,谁来守护和捍卫母体的思想呢?
失去了真正的实践者,谁还知道怎么办呢?
剩下的,只有那些鹦鹉学舌的傻鸟,还有自以为知道的愣头青罢了。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如果这里把柔弱和刚强当成同一层面事物的两面,那么就会理解成羊可以吃狼,小孩可以打赢大人,理解成装傻扮猪吃老虎。
实际上,柔弱是天道层面的概念,而刚强是万物层面的概念,柔弱战胜刚强,不过是降维打击。
要理解这个思想,可以参考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
就拿杀牛这件事来说,用强怎么用呢?
那就是把刀磨锋利点,屠夫挥刀用力点,直接与万物对抗,最终造就故事里说的,一个月换一次刀的菜鸟屠夫。
用弱怎么用呢?那就是用道的柔弱,像水一样,驰骋于万物内部,顺应其内部事物的伦理,游刃支离其柔弱的部分。
这样的“屠夫”,他的刀用多久都像是新的。
这把刀只是比喻,它可以是自己的身体,也可以是天下这个身体,庖丁说的不仅是养生之道。
听了这个故事,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这种用柔弱的操作叫做:以无厚入有间,也就是无为的思想。
事物与事物之间,并非完全紧密联系的,这就是有间。
而道无厚,水无厚,思想无厚。
如此,圣人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介入和退出,什么时候团结,什么时候斗争,什么时候捭,什么时候阖,什么时候左,什么时候右,他从来都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
他就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别人无法理解他,更无法战胜他。
看起来他总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实际上他在用天道对万物进行碾压。
圣人总是可以推动事物往自己有利的方面发展,这就是斗争的艺术。
而柔弱的反面,刚强,就常常体现于某些人,总是执着于事物边界,固执于方法论,
他们总是用一把刀,一种主义,一个方法,或者某些已成定势的东西,然后就头铁往前冲,与万物直接对抗,这样是注定不长久的。
庄子说: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
道本没有边界,思想语言本无常,只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才会产生界限。
如何辨别这种界限呢?庄子提出了八种辩证方法,第一种,就是左右。
他接着说,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 众人辩之以相示也。
众人不能应用柔弱的道理,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圣人一会太左,一会太右,横竖都不对。
他们总是自我标榜,并给别人贴标签,整天辨经,我是左的,你是右的,因为我够左,所以你够右。
所以说,辨也者,有不见也。
而圣人心怀大道,对于众人这些以成定势的,又刚又强,教条且死板的辩证法,内心是不屑的。
柔弱的思想,还体现在不居功上,道蓄天下,对万物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功成弗居。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不要任何名誉,人民说他万岁,他说:人民万岁。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圣人以身作则,天下人其实都接触过这种思想了,但没有人能做到。
为什么呢?
因为众人莫不贪强,鲜能守微。
革有余者的时候,他们很积极,等到自己成为有余者,那就不愿意被革了,也不愿意把有余的部分拿出来奉给天下。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损有余,补不足,这就是天道的行为伦理,也是天道社会的政治伦理。
天道要一直革新,革之又革,持续更新德与物的分配平衡,巧伪的人道直呼:不轻松。
这正如庄子所说,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守微,守弱,是很难的,无为也是很难的,而用强有为,争夺名利富贵,却只需放纵情志。
众人不是不能理解功成弗居的道理,他们也知道圣人是真心的,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他们不想看百姓的脸色,不想看历史的脸色。
剩下那些真心站在圣人这边的人,也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和实行他的道术,不能像水一样驰骋万物之间,总是为刚为强,与万物相仞相糜,最终身死名灭。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垢是什么呢,圣人说: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天下完成了再分配,似乎已经很公平了,没有矛盾了。
但是他见微知著,能看到像尘垢一样细小的端倪,并预见到它们即将成为大量且普遍的事物,最后彻底把国家污染,沦为腐朽黑暗的存在。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
社稷之主,要用革新的力量,去抵抗一切将要腐朽的事物,是谓受国之垢,他要阻止巧伪的人道复辟,导致社会又开始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祥的是什么?
是巧伪人道炮制出来的祥瑞,卫星满天飞。
经济祥瑞,文化祥瑞,政治卫星,学术卫星,各种被粉饰美化的完美偶像,各种圣人贤人满天飞,祥瑞之风吹满地。
这些祥瑞都是很美好的样子,看起来有益于百姓。
众人以为的祥瑞,圣人却以为是不祥。他拒绝了那些祥瑞路线。
因为他知道这样下去,百姓会被漫天的政治卫星打倒,他的追随者会被虚伪的圣贤带歪。
上一章道德经说:圣人功成不处,其不欲见贤。
贤人遍地,真是人道社会的祥瑞之一。
他知道,贤人们往往摇身一变,就成为庞大腐朽的官僚机器,贪天之功,抢走百姓的功劳和成果,而他不想看见有人欺压在百姓头上。
他知道,那些透支未来,透支民心,透支自然环境弄出来的经济祥瑞,最终只会让百姓加倍买单,吃二茬苦。
受国不祥,王者拒绝那些虚假的祥瑞。
那怕是真正的祥,也不可取,因为这并不是柔弱之道。
所谓坚强者,死之徒,这些祥瑞,只是对社会之德的变现,把无形的德变成有形的物质。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它很快就会走向他的反面,从有利于百姓的祥瑞,变成危害百姓的灾厄。
如此思想高度,圣人注定会不被理解。
炮制祥瑞的人,眼光没有一米远,他们说的好听,让自己先成为有余者,再带所有人变成有余者。
人道巧伪相争,就是靠损不足者而奉有余的,怎么可能会让所有人变成有余者呢,它的底层原理就不支持。
巧伪的人道不仅喜欢放卫星,还喜欢开谣言公司。
他们到处说圣人疯了,老糊涂了,放着正确的祥瑞路线不采用,天天斗争折腾个不停。
他们干了很多烂事,然后指鹿为马说是圣人干的。
他们还找来各种权威学术开证明,证明圣人脑子坏了,犯了错误。
圣人还在,他们就敢这样,圣人一走,可想而知会怎样。
人们会说,他耽搁了发展,说他只会斗来斗去的,不懂经济。
祥瑞的俘虏们,更无从理解他。怕他的人,还在拼命抹黑他。
那些受他保护的后人,很多受到蛊惑,也在那讥讽他,侮辱他。
但有什么关系呢,吹得越高,跌得越重,他不要名誉,又怎会害怕失去名誉。
受国之垢,自然可能被尘垢所掩埋。
受国不祥,自然可能为众人所厌恶。
但这样才是真正的社稷之主,天下之王。
面对重重包围,他闲庭信步,乱云飞渡仍从容。
道德经说:天不弃人,天不弃物,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他之所以迟迟不动手,不过是想治病救人罢了。
那些想打倒他的人,自以为得势,自以为人多势众,自以为可以改写历史。
斗争大师不过挥一挥手,他们就靠边滚蛋了。
如庄子说: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pou斗折衡,而民不争;殚dan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他要砸烂外表光鲜,实则腐朽不堪的一切。
他要打倒所有权威,让人民返璞归真。
他要质疑并重塑一切标准,让人民团结不争。
他要批判所有圣人和他的圣法,让人民大鸣大议论。
他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正言若反】
圣人输了吗?
诚然,圣人也是可能会输的。
尤其对于他未竟的事业来说,他和后来者,似乎是输了。
没有子体来保护母体了,没有实践来捍卫思想了。
神州大地,妖雾重来。
然而,其言在,其国存,又怎能说输了呢,至少他为后来者保住了胜利的资格。
圣人的话,是正言,为什么正言听起来好像说反了一样呢?
因为天道长久,人道短暂,天道柔弱,人道刚强,天道质朴,人道巧伪。
以至于有利于国家长久存在的思想言论,听起来就像是反话,怪话,疯话。
圣人知道,后来者并不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不能真正理解他的话。
饶是如此,他还是抱有希望,他不怕累,他想让更多的孩子见到他。
将来,他不在了,会有人记着他对他们的希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运转亡已,天地密移。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事物总是走向反面的,没有任何腐朽的力量,可以阻挡天地不间断的革新。
总有一天,人们会猛然惊觉,原来他是对的,他一直都是对的。
正言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