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革新:铲除旧土壤生出的新毒草
铲除旧土壤生出的新毒草
——从封建地主阶级政权反对奴隶制复辟斗争说开去
李革新
在我国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时代,地主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革命阶级,在推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夺取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的过程中,同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斗争。其中,既有同旧的奴隶主阶级残余势力的斗争,也有同地主阶级政权中新生的奴隶制复辟分子的斗争。结合我党反腐倡廉,同新生资产阶级分子斗争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的解剖刀剖析地主阶级为巩固封建制政权,同奴隶主阶级复辟势力的斗争,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新兴的封建制度,是刚刚从奴隶制社会产生出来的,因而它在政治、经济、精神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新政权刚刚诞生,旧的奴隶制度刚刚被推翻,但奴隶主阶级的残余还存在,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残余还存在,奴隶制反动没落的意识形态还存在,在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的一部分“同志”,未能摆脱奴隶制社会影响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出新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这就是旧土壤中生出的“新毒草”。
秦始皇是地主阶级革命初期有卓越贡献的政治家。李白诗曰:
“秦王扫六合,
虎势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这是赞扬秦始皇统一中国、去分封、设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等功绩的;但他的儿子胡亥却做了赵高复辟奴隶制的帮凶,致使秦“二世而亡”。“焚书坑儒”至今还在争论。实际上秦始皇“焚”的是奴隶主阶级的书,“坑”的是奴隶主阶级复辟奴隶制的儒,毛主席在评论《封建论》一书的诗中写道:
“劝君少骂秦始皇,
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
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
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
莫从子厚返文王。”
楚汉相争,刘邦打败项羽坐了天下,在一番“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冥思苦想后,大力分封刘氏诸侯,并与大臣有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但他死后,他的老婆吕雉,却推翻约定,大肆分封吕氏族群子侄为王,经过一场激烈宫廷争斗,被周勃、陈平等刘邦老臣粉碎,京剧《十老安刘》、《淮河营》等讲的就是这一段的故事。
刘邦打天下时,各路诸侯功不可没,但分封以后,各藩王领地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他们对抗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极力扩大势力范围。为了防止分裂,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政策,各诸侯国更加惊恐万状,发生了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吴王刘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即刘邦的侄子,做吴王四十年,“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一直图谋推翻西汉政权,终于联合六个“不甘于失去天堂”的诸侯国,发动了这场政变,并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