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才:国民经济还要以内循环为主,才是大国治理的上策

2024-02-08 1551 0
作者: 李甲才 来源: 红歌会网

  国民经济还要以内循环为主对外为辅才是大国治理的上策

  ——理应从依赖外贸外资的策略中解脱出来

  (治标点滴见解)

  李甲才

  2024年2月3日

  华夏还有希望吗?私有、外资占比早已超过了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平演变也好或别的什么也罢,还能见到姓公、共的多少软硬件?只是丧失了大国的强悍意识而已。炎黄子孙多次改朝换代遭遇到几乎亡国灭种的地步,还是在劫后余生中反复延续至今。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神州如无前仆后继的无数“脊梁”们的支撑,不知都成了什么状态的样子?

  1935年遵义会议推举毛主席担当中国革命的大任,41年卓绝奋斗到1976年9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也不能走前人走不通的死路。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峥嵘岁月里走社会主义道路,于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毛主席谋划良久已有全盘统筹兼顾的大政方针:“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在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上的批示”1958年6月17日,引自197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自然取得了内外难以想象的丰功伟绩,建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现在虽然拥有毛主席时代留下的核武器、核潜艇等,仅是列强不敢随意如鸦片战争失败起始的那样为所欲为罢了。神州有习惯听天由命的传统习惯,只要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就不会有任何不安全的因素。即使有几件什么事,自有国家权力机关、信守识时务者为俊杰、与时俱进的一伙人滔滔不绝的众说纷纭不久便自行消散了,积重难返的后遗症是长期积累的。鲁迅接受马列学说极其敏锐:“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对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三闲集·文学的阶级性》1928年8月10日)

  

  毛主席领导党和人民群众接手旧中国百年战乱的烂摊子,亟待处理的国家大事成千上万,抓住主要矛盾举一反三化解,就会迎来朗朗乾坤四面八方清明静谧。建设强大的新中国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胸有成竹,早在1958年分析预判:“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有十年功夫完全可能。”(“在军委会议上的讲话”,1958年6月,引自1967年6月18日《人民日报》)。毛主席不但提出总路线,还有具体路线的指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引自《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64年12月21、22日,1966年12月30日,1968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