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龙: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错谬

2024-03-14 912 1
作者: 于安龙 来源: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错谬

  ——兼论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镜鉴

  于安龙

  摘要:“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污蔑和攻讦,它至少蕴含三层含义:一是嘲讽毛泽东没有出国留洋背景,比较孤陋寡闻;二是讥笑毛泽东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功底浅薄;三是抨击毛泽东所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背离了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是中国革命的“歧途”。“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说法是片面和武断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来说都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在“山沟里”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是由中国国情和革命实际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而“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错谬也启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之务在于立足国情、了解国情,核心要旨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本使命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常被提及的一句话,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蔑称和攻讦。这句话究竟最先出自何人之口,目前尚无明确依据。但一般认为,这句话的使用者主要是王明、博古等“左”倾教条主义者,指称对象是毛泽东。此外,1938年5月,陈独秀也在《“五四”运动时代过去了吗?》一文中,从“城市中心论”的视角出发,讥笑、嘲讽毛泽东的“山上的马克思主义”和依靠农村攻取城市的路线。他说:“所以才闹出‘山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笑话,所以才有依靠农村攻取城市的错误路线……必须把所谓‘山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昏乱思想从根铲除,因为近代的一切大运动都必然是城市领导农村。”可以看出,“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山上无马克思主义”等错误论调和片面认识,在当时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人的头脑中。从表面上来看,“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这句话并无错讹之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诞生于欧洲的科学理论,后又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俄国几个大城市的工人革命暴动中得到成功运用,进而取得了革命胜利。所以,它显然不是生成发展于“山沟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当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先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几个大城市中传播,并继而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工人群众所逐步了解、接受和认同。显然,这也与“山沟里”相去甚远。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形势,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到农村中、到“山沟里”去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必须同农村中、山沟里的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火种要在中国大地广为播撒并成燎原之势,有效推进中国革命事业发展,就必须紧密结合“山沟里”的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

查看余下9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