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伟:生产要素的马克思主义批判分析
【作者按语】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生产决定论。资产阶级劳动价值论以分配论演绎劳动价值论,是一种资产者意识,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法权”的理论基础。按要素分配即按贡献分配。这是分配的物象观,和主体论在路线上相对立。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所预想的按劳分配,不是实践中社会主义的操作方案,乃是理论原则。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是原则的让步,而在于寻求社会主义阶级者的利益整合机制。说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的一般机制,那是对“收入拜物教”进行了理论点赞。事实真相是,要素报酬并不总是由要素所有者获取,劳动者不应满足于劳动要素的理论假说,而应在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依照对资本进行扬弃和批判的原则,挣得自己的“社会主义工资”。此外,做主体论者,起码我们自己不能老是跪着。“修正主义往往表现为唯生产力论。生产力究竟是成为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工具,还是成为更加残酷剥削工人的屠刀,取决于它究竟掌握在那个阶级手中。”社会生产力需要主体标准,而不仅仅是物质标准。唯物亦必拜物。生产力系统并非独立。生产力由道路而来,是劳动过程文明规划的历史范畴。生产力理论确实争议很大!如何有效划开西方要素论和生产力构成要素非常紧迫!!然而,西方要素论者恰恰是普遍利用了我们对于生产力的崇拜!“过去人就是工具,现在是工具就是人!”社会主义者究竟发展什么样的效用、怎样更有效的为全人类提供效用,也不是历史哲学上的概念问题了。人的全面发展使得人和人的关系直接成了“人的问题”,主体幽灵已经显现!人的生产力使一切要素论的用语神秘性得到祛魅。
现有西方要素理论等同生产条件与生产要素分析, 对称化生产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造成理论庸俗以及方法论谬误。一旦持有普世价值观的知识路径,社会要素就被混同为物质要素,乃至被作为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所谓按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条件本身或者说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在说法上不能省略所有者的定语。而一旦鼓吹普世价值的要素分配论,产权学派就获得了彻底的理论胜利。
其解释主义的实质是抛弃“历史”, 从与生产方式隔绝的角度抽象、孤立地谈论生产存在及其实践问题, 没有能够将“社会存在”作为实践模式看待。重构路径是坚持历史和存在的合一, 在对各种生产本质的寻求中进行“实践”解释。实践蕴涵是: (1) 重回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解域, 运用其原理、方法, 在统一历史科学中系统阐述生产要素范畴及其理论; (2) 在对技术规定性进行扬弃的基础上, 寻求不断生成的社会规定的内涵; (3) 在不断生成的历史实体与其社会存在形式的统一中, 相应形成对具体性实践模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 生产要素具体构图为“三类五种”, 即隶属I类要素的社会劳务、隶属II类要素的一般物质和特殊物质以及隶属III类要素的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