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引出了《西游记》中最大的谜题之一,“真假美猴王”。真悟空在被唐僧赶出取经队伍之后,假悟空乘虚而入,打晕了唐僧,劫走通关文书,回到花果山,聚集一众猴精,搭建了假的取经队伍。这支假的取经队伍很快就被冲散,然而在打斗过程中,真假悟空难以辨认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观音与唐僧无法通过念紧箍咒进行分辨,众神使出各种法术亦无法分辨。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作为中国四大经典名著,《西游记》蕴含了某些超越时代的哲思与智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界中,真假马克思主义之辩亦是由来已久。恩格斯于1890年8月27日在《致保尔·拉法格》的信中写道:“德国党内……近两三年来,许多大学生、文学家和其他没落的资产者纷纷涌入党内……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是十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这些老兄的无能只能同他们的狂妄相比拟,他们在柏林的新党员中找到了支持。厚颜无耻、胆小怯懦、自吹自擂、夸夸其谈这些特有的柏林习气,现在一下子似乎又都冒了出来,这就是大学生先生们的合唱。”马克思以“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来讥讽那些对他的学说进行任意曲解和标榜的学者,这是最早的真假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是方法,不是教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是与具体实践不断地结合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主义的不同正在于其非形式化的精神实质。历史上,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形式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曾让我们吃尽苦头。然而令人吊诡的是,吃苦头的原因,正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下,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反面。而这一曲折的实践过程,恰又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法。
然而,认识到这一点,并不足以保证避免马克思主义再次被形式主义者所盗用。语言,本身是一个形式系统。各种直接的反马克思主义都不构成马克思主义真正的理论对手,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性威胁来自形式主义。因为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通常都离不开借助语言形式,因此,形式便可构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遮蔽。与此同时,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也蕴含了对语言形式系统的超越指向。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